首页 > 其他类型 > [红楼]贾琏夫妇求生日常 > 袭人晴雯进府,黛玉初露真容。(入v万字更)

袭人晴雯进府,黛玉初露真容。(入v万字更)(1/2)

目录

袭人晴雯进府,黛玉初露真容。(入v万字更)

贾赦以长房名义多捐银子这件事,无疑等于在二房脸上来了顿全方位无死角的重击,又将荣国府当家人贾政的颜面踩在地上摩擦了一遍!

但贾政对此却毫无办法,因为他去找贾赦算账,贾赦一句:“怎么,圣上都说我忠君爱民,你小子却敢指责我有错?!我又没用公中的银子,凭什么要跟你二房商量?!又凭什么用你二房“荣国府”的名义!?”就将他给怼了回来!

随后,他又去找她娘告状,结果他娘也教训他道:

“我不止一次劝过你们,到这种大是大非的时候,不要小气!你瞧瞧你媳妇干的都是什么事儿?为了此次捐银子又是克扣下人冬衣,又是晚发月钱的,闹得老婆子还以为她得捐个三千两呢!结果,就捐了三百两?!也不嫌丢人!

还有你,整日的就知道带着你那群请客相公们吟什么诗,做什么对,外面的这些个来往应酬之事,不应该你这个一家之主去应对么?怎么能尽交于一个妇人之手?

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那个媳妇儿管家虽是一把好手,但见识终究是浅薄了些!又满身的铜臭!哼哼!要我说老大这次打打你们的脸也好,也能让你们长长教训!”

贾政……

顿觉她娘说的有理,要是王夫人此次能打开格局,捐他个三千两,那出风头的不就是他了么?!又怎么会如现在一般,出个门都怕别人会笑话自己!

因此,回去后见王夫人还在咒骂贾赦不是个东西,置他们二房于不顾的时候,就越发的觉得王夫人市侩,看她不顺眼了!

直接质问起她,为何捐银子这么大的事也不跟自己说一声就私自决定了?到底置他这个当家人于何地?!

王夫人……

感觉她真是日了狗了!心道:哪回有事跟你商量你不是那一句:这种事儿你自己做主就是,还问我做什么?!结果这回出了事了,倒都成了她的责任了?!

而且,她又有什么错?!大家都捐那么多,她随大溜跟着走不应该的么?要不是那贾赦背地里玩儿阴的,又怎会如此?你不敢去质问你哥哥,却来找我出气?!

因此,立刻也怒了,忍不住就跟贾政大吵起来!最终闹了个不欢而散。

加之,自打贾珠死后,因着贾珠之死,两人本就生了隔阂,一个觉得是贾政行的家法太重,才导致了她儿子最后的不治,一个觉得是王夫人过分插手长子的房中事,才让贾珠放着李纨如此知书达理的妻子不去找,却与他那个妖娆的奶娘有了首尾!

虽然…到了此时,贾政也没有太确切的证据,证明贾珠与他那位奶娘真正有过些什么,当时,他不过是亲眼看见他儿子伏在那妇人的胸口哭,那妇人有些衣衫散乱而已…

但,人都已经死了,为了减轻自己打死儿子的罪恶感,贾政本能的就在心里给贾珠定了罪,觉得自己肯定是没想错!没看错!没误会!

而且,因着贾珠被打时哭嚎的一句话,“父亲,儿子过得好苦啊!去李纨那里娘不欢喜,去两个妾室那里,李纨又不高兴,既如此,你们给我娶妻纳妾又有何用?”

便在心里认定,在贾珠之死这件事上,王夫人的责任更大些,觉得,要不是因着她看不上李纨这个儿媳,整日的塞通房小妾的去给儿媳添堵,还不准儿子亲近嫡妻,他儿子又怎么会行出那等有悖人伦之事来!

因此,越想越觉得王夫人可恨,心道:你们王家女人一个个的都将男人看的死死的,手段使尽!又是把持后院,又是威压妾室的!当年他那几个通房丫头如何没的,真当他不知道么?!

结果,等自己的儿媳妇进了门,反倒对其挑三拣四,不是指责人家把持你儿子,就是骂其善妒不给你儿子填屋里人了!

哼哼!真是可笑,论善妒,还有比你王家女儿更善妒的么?!

无论是他,还是曾经的薛家妹夫,乃至于如今的贾琏,哪个不是被她们王家女人拿捏的死死的?!

真是,凭什么啊?!他才是贾家的一家之主好么?!凭什么要怕她啊!他就要睡小妾屋里,就要宠爱小妾,看她又能怎么着!

或许是因着对王夫人积怨已久,或许是因着迟来的叛逆心理,这次大吵后,贾政突然就一改以前怕老婆作风,立起夫纲来了!

不但直接搬到了知情知趣,妖娆多姿的赵姨娘屋里,对王夫人的屋子还能绕着走就绕着走,没有大事绝不登门!

而王夫人,也因着觉得自己如今已经年老体衰,生不出孩子了,对贾政这个“孩子提供者”住不住在自己屋里也看的淡了,

加之其兄长王子腾的权势越来越大,贾家有许多事都要仰仗于他,王夫人料定贾政也不敢真的将她怎么样,因此,也不再委屈求全…

于是,曾经还算和睦的两夫妻,关系突然就直转其下,从相敬如宾发展到冷若冰霜起来…

好在,两人都还知道,关于荣国府这条大船,单他们自己一个是玩不转的,因此,在外人面前都不约而同的给予了对方一定的尊重,有些重要事情也会彼此商量一番,但却不再像夫妻,越发的像同事了…

转眼冬去春来,又一年过去了…

持续了近五个月的雪灾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终于结束了…

不幸逝去的已然逝去,总有新的生命会重新到来…时间就是这样,总能不知不觉的抹平许多的东西…不管你曾经有多悲伤,随着时间的流逝,总能好起来…或者也死去…

贾琏这些日子都跟在老师史鼎身边,帮着他在赈济灾民,此时才终于回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惹得王熙心疼不已…

王夫人却酸的要命,觉得这位还真是城门楼上乘凉——好出风头!不过是考中了个小小举人,牛个什么,就是一二品大员,在他们这样的老牌勋贵面前不照样要低着头?!

不过贾琏夫妇对于她怎么想,向来从不在意,王熙也早就习惯了她时不时对自己的没好气,只当她是河豚托生,她气她的,她乐她的!

这天,正在贾母身边乐呵,就见管事婆子领了一群十来岁的小丫鬟进来,

“老太太,这些是去年新收的一批小丫头里头拔尖的几个,太太说您屋里的几个大丫鬟都大了,让您先挑几个留着使,其余的她们再挑。”

贾母闻言就笑眯眯的点点头,又笑着跟王熙吹嘘道:

“不是老婆子自卖自夸,要说这挑小丫头,再没有比我会挑的!”

王熙虽然对这古代主子们买卖人口如同买卖猪羊的态度十分不喜,但大环境在这儿摆着,也不是她能改变的了的,因此,只能从善如流道:

“那是,老太太是谁啊,看您挑的鸳鸯,琥珀姐姐几个,就知道您老的厉害了!”

惹得贾母又一阵得意的大笑,随即就开始细心的打量起面前一群容貌各异,但都长得十分周正的小丫头来…

分别从站姿,相貌,手脚,眼神,行礼,应答等等方面将面前的小丫头们都考了一遍后,就从中挑选出了四个举止规矩,各方面都表现不错的来,随即就跟带着小丫头们进来的管事婆子道,

“我就留这四个好了,加上鸳鸯几个和原有的几个三等的,足够用了,旁的你带走吧!”

“是,”那婆子闻言便带着落选的几个小丫头躬身告退了。

被留下的几个小丫头自然是雀跃不已,能在大方又喜欢小孩子的贾母屋里伺候,几乎是每个新进府小丫鬟的梦想!

贾母也确实没让她们失望,等管事婆子退了,就吩咐一旁的琥珀道:

“一会儿你带着她们几个去收拾收拾,每人发两套新衣裳,小姑娘家家的,要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才讨喜!”

又笑眯眯的指着四个小丫鬟道:

“以后你们四个就叫珍珠,翡翠,玛瑙,玻璃吧,正好跟你们琥珀姐姐对应着。”

四个小丫鬟闻言忙躬身应是,细心的记下了自己的名字后,就跟着琥珀下去了。

王熙眼神玩味的看了看其中那个面貌略显憨厚,被贾母取名叫做珍珠的小丫头,心道:原来这就是日后贾宝玉身边第一大丫鬟——袭人啊。

随即就朝着贾母打趣起来:

“呵呵,老太太这是深怕旁人不知道您老人家有钱啊,连丫鬟的名字都起的这般财大气粗!”

逗得屋里头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贾母也剜着她额头笑道:“就你个猴儿贫嘴!”

赖嬷嬷就是在这一片和乐中进来的,身后还跟着一个十分漂亮的十来岁的小丫头……

一进屋就朝着贾母笑道:

“老太太,可是有什么喜事?说出来让奴婢也沾沾喜气吧,”

边说边带着身后小丫头朝着贾母行起礼来…

赖嬷嬷是贾母的陪嫁丫鬟,在贾母还是姑娘的时候就陪伴其左右,后来又从大丫鬟干到了贾母院里的管事嬷嬷,帮着贾母教养孩子,管理荣国府,与先荣国公的那些个小妾相斗……

整整陪伴了贾母四十来年,可以说贾母一生中所有的重要时刻都有她的参与,主仆俩感情甚笃!

后来贾母看其年岁大了,便又贴银子贴地的给她置办了产业,恩准其回家养老,并将他的两个儿子都提拔起来,一个做了荣国府的大管事,一个做了宁国府的大管事…

如今这一家子在荣宁二府可谓是风光的紧,甚至比一些主子都风光,就是贾赦贾政这些正头主子见了眼前这位,都要客客气气的躬身行个晚辈礼,喊声嬷嬷的!

“快扶起来!”贾母见了赖嬷嬷也十分高兴,见其要行礼,忙让丫鬟们将其扶了起来,又赐了座,这才跟赖嬷嬷饶有兴致的说起自己刚挑选小丫鬟的事儿来。

随即就一眼瞅见了赖嬷嬷身后十分灵动的小丫头,忍不住夸赞道:

“这小丫头长得倒好,竟将我屋里这些个全比下去了!”

赖嬷嬷闻言立刻笑道:

“哎呦,能入了您的法眼,可是这丫头的福气!干脆,老奴也别带回去了,就留下她给您使唤吧,也算老奴一家的一片心意了,等回去老奴就让老大家的将这丫头的身契给您送来…”

一番话正中贾母下怀,闻言就又拉着那小丫头打量起来,真是越看越喜欢…

“哈哈,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宝玉可是最爱跟漂亮的小丫头玩的,正好留下这丫头陪他!”

“看老太太说的,奴才一家子都是您的仆人,您还跟老奴客气什么!”

赖嬷嬷急忙道,随即就说起眼前小丫头的身世来,

“说起来这丫头也是个可怜的,乃是我家老大去岁从一个人牙子手里买来的,可能是被卖后很吃了些苦头,竟将家乡父母全都忘了,如今到了您这里,也算是苦尽甘来,否极泰来了!”

贾母向来是极爱小女娃的,尤其是漂亮的女娃娃,听了后就揽着小丫头慈爱道:

“真是怪可怜见的!”

又见小丫头眼睛灵动灵动的,规矩也好,更是喜欢,思索片刻后,就拉着她的手道:

“今儿个刚起来就闻见喜鹊在叫,不如你就跟着你鸳鸯姐姐排名,就叫喜鹊吧!”

一旁的王熙……好么?!原来大名鼎鼎的晴雯竟然有个这么喜庆的曾用名!

挑到了几个可心的小丫鬟,贾母心情甚是高兴,待睡过了午觉,等几个小丫鬟都梳洗好,就让众奶嬷嬷将三春连同宝玉,湘云都带了出来,一边让几个小丫鬟陪着几个小主子们玩儿,一边又继续打量起几个小丫鬟的秉性来…

谁知,这个点儿,贾政突然来了…

贾母立刻便知有事,急忙将屋里人都遣了出去…这才对着贾政道:“可是有事?!”

贾政闻言就红了眼睛…

“母亲,妹夫来信说,自两个月前,妹子随着他到了任上后不久,就病了,如今已是病入膏肓,怕是……怕是…”

贾母……闻言,猛的就气血上涌,晕了过去…

片刻后,贾母的院子里就乱了起来…

知道了贾母突然晕倒的消息后,贾赦,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刚回屋不久的王熙和正要出门的贾琏慌忙都赶了过来…

此时,贾母已经从晕厥中醒了过来…正拉着贾政的手惶急道:

“老二,你妹妹到底得的什么病?!怎么好央央的就病入膏肓了,你…你快拿着我的帖子去请太医,将好药都带足,然后包船去看你妹妹,一定要将她给我救过来啊!

敏儿…她到了今天秋天才三十六岁啊!平日里又都好好的,怎么会突然病入膏肓呢?!呜呜~我的女儿啊!”

贾母越说越悲从中来,说着说着就大哭起来,心中也知道,从姑苏到京都,即便再快,也要二十日有余,就算他们包快船赶过去,又得要二十天上下,别说她女儿如今已经病入膏肓,就是普通的拉肚子,风寒,也等不了这许多时日啊?哪里还来的及!

果然,三日后,贾政安排的人还未启程,林府报丧的就来了…贾敏已于二十三日前就去世了。

贾母听闻又是一阵悲愤大哭,她就贾敏这一个独女,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真是千金万金堆着养大的,谁知竟这般福薄,不过才三十多岁就这么一病没了,让她白发人送黑发人,简直疼煞…她也!

因此,当天晚上就又病倒了。

众人见了自然又是请医问药的好一阵折腾,好在太医过来仔细看过后,说老太太只是一时的急火攻心,痰气上涌,并没有什么大碍,吃几副药,好好将养几日就好了。

果然,在吃了几枚助眠药丸,又睡了一觉后,贾母果然好了些,于是又强撑着起来,打点起赴姑苏给贾敏奔丧的事宜来…

因着林如海虽贵为陛下钦点的巡盐御史,但品级不过七品,按规格贾敏这个夫人只能停灵七日,而如今贾敏已经去世将近一月,等她们的人到了,恐怕丧事都已经办完了。

所以,奔丧的事儿倒不用那么着急了,因着惦记贾敏留下的外孙女黛玉,所以,贾母这几日准备的大部分东西都是给黛玉带去的,另又派了几个精明的管事婆子随行,为的就是去了后,以娘家人的名义将贾敏的嫁妆物什全都清点一遍,再核对清楚封存好,将来好留与黛玉做嫁妆。

大朔朝律例规定,凡女子的嫁妆尽归其子女所有,丈夫或者庶子都是不能侵占半分的,若是女子无儿无女,那这些嫁妆还要返还给娘家。

贾母觉得,林如海毕竟才刚四十,又是林家独苗,仅有的庶子又于去岁一病死了,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不续弦?!

若是续了弦,她外孙女黛玉便不得不在继母手底下讨生活了,后娘再亲又怎能有亲娘好?!有了她母亲那些豪奢的嫁妆做保障,到时她再给孩子留几个可靠的婆子管事帮衬着,以后孩子过得也能舒心些。

因着贾母想要给黛玉带去的东西众多,这一准备就又五六日过去了,正当一切都安排妥当,被派去的几个管事与婆子就要启程时…不想,林如海又派心腹送了一封秘信过来…

在接到密信的当天晚上,贾琏就被贾政派人喊去了贾母院子,等回来后,便急匆匆的喊王熙收拾起行李来…

“老太太让咱们明日一早就跟船出发去扬州,将林妹妹接过来…”

王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