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上(1/2)
第11章上
刘勇的米店开起来了。虽然说是弄得不大,也比他原来的店子大了好几倍,看上去很有点真正做生意的样子了。店址选在原来的店不远的地方。这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虽然有和原店打擂台的嫌疑,但是,他一向信誉好,这一带熟悉,又有很多老顾客,比重新去个什么地方强。并且,他打听了,接手他原店的那个人是做水产出身,经营得并不太好。故,就算是打擂台吧,他有信心赢得这一仗。
开业的那天,街坊邻居都来瞧热闹,真心为他高兴的倒也不乏其人,更多的,是一种莫名的心态,私下里说什么的都有。但不管背地里说他实际上做了龟奴也好,还是说他是骗了婊子也好,甚或说他根本就是个拆白党也好,在表面上无不客客气气,满面堆笑,道一声刘老板好。刘勇当然知道背后的万千说道,也不过就付之一笑,上海滩上,永远笑贫不笑娼,不出半年,一定会人人都羡慕他有办法,有能力。如果他肯再在有人有麻烦的时候,赊借一点的话,要博个善人之名也不过等闲。所以,他脸上虽然也是堆满了笑,心底却十分淡然。这个店,其实不算是他的,至少不完全是。虽然他把张入画打赏的五十块钱,以及后来张明铛给的一百块都放在店里做股份,但是,大部分,还是若莲的。对若莲,刘勇怀着真正感激,他救了一下小凤仙,那实在只是区区小事,若莲给他的,早就远远超过预期。偏偏,若莲并不那么看,她说:“你也不用对我感激什么的,实实在在,我们合伙做生意,受益的绝非仅仅是你,我也有钱拿。更何况,我一点力气都不出,就等在家里收钱,着实辛苦你了。”
是,开店的数目于若莲的确是个微小得几乎可以忽略的数目,但是,刘勇想,她钱多钱少那是人家的事,不管这份人情,对于若莲的能力来说到底是大还是小,对于自己,那是改变命运的大事。只要永远记得这个就好了。一定要做到最好,一定要若莲永远不后悔出手帮了自己一把。
店还没有开起来的时候,二妮就过来帮忙了。从选址到进货到店里诸般大小事宜,都要人手。从前的时候,刘勇是里里外外一脚踢,凭的全是累得几乎吐血的一股拼命劲,竟然连一个得靠的伙计都没有攒下。现在要再一个人忙上忙下,就算他想,也不可能办得到。所以,在老王提出要二妮过来帮手的时候,他想了一下就答应了。二妮是个能干的姑娘,不但可以帮得上自己,还可以领一份工钱,对老王家也是个帮衬。不来这里,二妮就得到人家家里去帮人,要不,就只能象以前一样,接些洗衣服的活回家做。
“俺着实不想让她出去帮人。”老王家的说,“象我这样的老婆子倒也算了,她一个年轻姑娘,去到人家家里,我不放心。虽然我们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闺女,也是我从小捧到大的。倒不是说她吃不了苦——现在的人家,有的人,良心坏得很。好在闺女虽然没有上过什么学堂,但是她爹从小也教了她不少字,记个帐,算个数什么的,都还成。”
刘勇听到这话的时候,其实是犹豫了一下的。记账算数这种事情,说来,最好由若莲找个人。虽然是盘小如豆芥的小生意,但是生意就是生意,就得按规矩来。所以,二妮来了以后,他并没有安排她具体做什么。只是和他一起,前前后后地忙着。他准备看看这妮到底能做什么,做什么最合适,等过段时间,还是让若莲找个她信得过的人来做账房。没想到,二妮确实不错,尤其在进货上,很有眼力。这个,一方面确实是天赋,另一方面,大概同老王家在老家时是种粮大户有关——不管什么样的粮食,一过她的眼,就分得出三六九等。
看着二妮忙上忙下的身影,刘勇不是不感慨的,如果老王家不出事,二妮怎么也算是个小康人家的闺女,可以嫁一户好人家,做当家主母都绰绰有余的。现在在他这小小米店栖身,当真是造化弄人。刘勇并没有意识到,他看二妮的眼光几乎是个长辈的眼光,他想起世事浮沉的心态仿佛一个几历劫灰的老人,而他,不过仅仅比二妮大五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