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王妃派人监视本王(好开心!)(1/2)
第12章王妃派人监视本王(好开心!)
第二日早晨,李瑜依依不舍的告别在他身旁熟睡的宁清礼,在人脸颊上亲了一口才肯罢休。
起身更衣,去上早朝。
李瑜走后,宁清礼缓缓睁开双眼,眼神清明看上去完全不像是刚刚醒来,手指抚摸着脸颊上湿热的地方,想起昨夜李瑜说得那些话,心底涌出一股暖意。
朝堂之上李瑜和太子并肩而站,另一旁的宁国侯竭力将断指隐藏在笏板之后,看上去神色虚弱怪异。
李瑜眼神冰冷的扫过这两人,心想给宁远下的毒看来是见效了,不出几日他就会永远变更成一个只能瘫在床上的废人。
“年关将至,朕十分体恤诸位臣子,特地让内务府准备了年礼送至诸位府上。”
“谢陛下隆恩。”
早朝结束,诸位臣子退朝,老皇帝却特地留下了李瑜和李祠两人。
皇帝膝下育有三子,二皇子李祠,六皇子李瑜,还有一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十三皇子李琪。老皇帝年岁渐长,身体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所以近两年朝中党派之争愈加严重。
一派是太子一派,另一派则是李瑜一派。李琪尚在襁褓之中,而老皇帝则随时都有可能驾崩,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不是太子就是煜王。
这个时候皇帝单独将两人留下,难免惹人遐想。
“太子,朕念在你一向洁身自好,又恰逢年关将至,就赦免了你先前犯的错。”
“从即日起,你便可以随意进出府,不再禁足。”
李祠上前一步俯身谢恩:“谢父皇。”露出一个狡黠的笑。
“从今往后你应当更加谨言慎行,拿出一个太子该有的模样。”
老皇帝说完将目光转向了李瑜,眼神暗了暗带上了一些意味不名的情绪。
“煜王,朕听闻你最近常常去禁军营,年关将至军中的事可以暂且放放。”
“有空多陪陪府里人,兄弟之间也可以多联络联络。”
言外之意就是让李瑜少涉足军中的事。
何况禁军营守卫的是皇城,是天子。如果一心听命于李瑜,那他这个天子岂不是岌岌可危。
李祠听罢行礼道:“是,一切谨遵父皇教诲。”
反观李瑜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神情依旧淡漠,上一世禁军营起火事件漏洞百出,老皇帝未必不知道这背后是太子下的手。
说白了就是因为猜忌和忌惮。
两人一同出了乾坤殿,李祠主动跟在李瑜身旁,李瑜察觉到李祠的动作,顿了顿脚步说:
“太子殿下有何贵干?”
“六弟何苦这样生分,刚才父皇也说了让咱们兄弟之间多联络感情。”李祠脸上挂着笑,见李瑜不接他的话,便自顾自地接着说到:
“二哥最近得了一把宝剑,想邀六弟一同品鉴。”
“不如午后二哥亲自登门,咱们兄弟共赏剑共饮酒。”说着还亲昵地勾上了李瑜的肩膀,李瑜微微侧身躲开了李祠。
“太子殿下,您随意。”
说罢便径直离开,留下李祠一个人站在原地。李祠脸上的笑消失的一干二净,只剩下了狠毒,身旁的侍卫关谊俯身道:
“煜王真是不知好歹,活该皇上忌惮他……”
李祠伸手打断了关谊的话。
“就让他嚣张一时,再过几日他就没有站在我面前的资格了。”
李瑜回府之后直接去了书房,昨日宁瑶说得棉衣已经送到了城东禁军营,书桌上摆着周见山送来的信,信中说检查之后,又在棉絮里发现了火药。
“呵——”
“左昔。”
从梁上跳下一个黑影,这是李瑜培养出的影卫之一。
“告诉周见山,偷偷的把这批棉衣运道城东太子私宅。”
“军中正需粮草,本王会向父皇请示,将城东渭河仓的粮草调到禁军营中。”
“除夕夜子时,你放火点燃那批棉衣,一定要做得干净,不要留下马脚。”
“是。”
棉衣夹着火药,一旦见火势必会将整个宅院都烧得一干二净,旁边的渭河粮仓必定遭殃。
到时候查起来,只能查到火是从太子私宅中烧起来的,火势过大烧毁了一座粮仓。更何况这私宅是太子买下来为了监视城东禁军营的,皇帝一查就能查出。
到时候皇帝就会明白他一直宠信的太子竟然毫无父子之情,一心所求就是他身下的皇位。
左昔走后,门外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进来。”
青荷端着一壶茶推门进来,头低得很深,好像格外的害怕李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