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 章(1/2)
第120章
事情的发展也果然没有出乎他们的意料。
这已经是德麟不知道第几次因为乱七八糟的事被骂了。
这回,嘉庆直接发话,让福长安这个当叔叔的去管教德麟。
可实际上,福长安也才被嘉庆整完。
面对这个让他去监督好友自尽的君主,福长安离精神崩溃,也只差那么一点。
“四嫂当年的话,还真是半分不假。”福长安年过四十,却已是显出老态,嘉庆四年前和嘉庆四年后,他们过得仿佛是两种人生。
如今虽然仍有官职在身,可保不齐下一秒又会因为什么事给丢了。
真正是伴君如伴虎。
到底靖瑶如今闲居在家,为了能和儿媳等人和睦相处,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捯饬自己身上,以免她忍不住对儿媳管教孙子指手画脚——毕竟靖瑶自己都没把儿子教好。
因此,她看着倒比福长安年轻不少。
可饶是如此,在嘉庆一而再再而三的罚款中,贝勒府也是元气大伤。
最狠的一次,皇帝指责在福康安的丧礼中,德麟收了地方官致送奠仪四万两,紧接着要贝勒府拿出八万两。
这哪是上班,这简直是贷款上班!
福康安人都快气疯了。
八年前的事嘉庆居然还翻出来说事!而且,五十四年的木植案自己本身就和靖瑶赔了不少银子进去,还是姑父乾隆让弟弟福长安兼任崇文门税务,以此资助自家,这才缓过劲来。没想到自己后面兢兢业业007了六七年,好不容易攒下来点家底,就这样被嘉庆一朝整到入关前。
八万两!可不是现代的八万块!
福康安自己听了尚且震怒,也不知靖瑶这个小财迷,交钱的时候是何等的难过。
那可是他们俩大半辈子的攒下来的家底啊!
叔嫂二人前往春和园探望过常年患病的侄子,如今是忠勇公府主人的济伦。
当年那个给四叔使眼色的半大少年,现在也成了卧病在床的中年人。
哪怕阿玛福隆安早在嘉庆登基前去世,舅舅就是嘉庆,济伦也难逃被训斥的命运。
这次训斥的理由更为荒谬了:济伦因常年患病,右臂使不上力,因此射箭总是手抖箭枝乱飞。这一次被舅舅兼姑父的成亲王永瑆上报后,嘉庆还特意把人叫过去射箭,并训斥济伦是正当壮年的世家子,又是多年侍卫,何以不能射箭。
靖瑶和福长安:“……”
游荡状态的福康安:“……”
你他爹的看奏折完全不看前半句是吧?
哦,不好意思,你爹是我姑父。
“无用”之人济伦如今也要被丢去盛京了,两个做长辈的,也只好宽慰他好好养病,不要想太多。
毕竟是亲外甥,嘉庆还是不至于像对德麟一样,对济伦痛下毒手的。
“我从前跟着敬斋去过盛京。盛京虽然不比京城,那也不是宁古塔可比的。”靖瑶居然还能半开玩笑地劝慰道。
济伦听完也笑了,但他还是问:“四婶,我也就罢了,德麟那儿……”
其实算算年纪,济伦比德麟要大上十多二十岁,比靖瑶福长安小不了多少,所以二人名为堂兄弟,济伦看他却有点叔侄的感觉。
“还能怎么样呢?不好不坏。”说到这个,靖瑶自己都想摇头了,“不是在被训斥,就是在被训斥的路上。”
就没做过什么嘉庆认为是对的事情。
福长安跟着叹道:“皇上要我这个当叔叔的,代为管教德麟。”
“从前要跟着敬斋外放各地,总是要把孩子留在京城,疏于管教。”靖瑶苦笑,“如今想管教,也管不了了。”
靖瑶对自己很有自知之明,她就不是教孩子的那块料——不管是小孩还是叛逆青年。
“好在他如今只是小错不断,大错没犯。”福长安宽慰道。
现在他们的标准非常灵活了,只要没犯那种要被推出去砍头的事,其他的都算小问题。
靖瑶点头:他这话倒也是。要是像乾隆五十年她弟弟海升杀妻一样的事,只怕在这位万岁爷这里,全家都得吃挂落。
“从前还在猜想若是四哥还在,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
来都来了,三个人干脆一块聊点有的没的。
虽是叔嫂、叔侄,现在聊着天,看着倒像是朋友一般。想想也是,都是四十好几的人了,身边年龄相仿的亲人一个接一个走了,再被这么打压下去,说不定过几年人也没了,他们之间也没必要讲究那点规矩了。
“我看未必。”济伦看着叔嫂二人已经毫无看望病人的自觉性,甚至叫人拿了点瓜子来嗑,不由得心塞,也不管六叔说话说一半,就开口道。
靖瑶悠悠道:“恐怕真到了这个时候,也是被人各种挑刺吧。”
他从来不是什么绝对伟光正的人,先前的木植案,他不就栽跟头了吗?靖瑶自过门后就管着他们这个小家的大事小事,桩桩件件,都经过她的手。所以靖瑶心底也是门儿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