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龙雀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樊城

第一百二十一章 樊城(1/2)

目录

第一百二十一章樊城

“什么?你要去守樊城?!”许长史不可思议地道。

刘婉看着在座的黄将军、吴参将、丁勇、刘蛟等人,面不改色,“樊城乃襄阳的前哨,至关重要。若是失于敌军,成为魏军驻点,往后我襄阳无异被衔于虎口。我身为全军统帅,理应亲自镇守。”

许长史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得今日的刘婉有些奇怪,她的话看似有理,实乃无稽之谈。樊城再重要哪有襄阳城重要,襄阳城方才是重中之重,中军统帅坐镇襄阳城向来是惯例。况且樊城有余将军镇守,岂会轻易失于敌军。

许长史,“主帅,前几日我们并不是这么商议的。樊城确实重要,但有余将军镇守足以。”

在场的其余几人也是一脸不解,觉得此举并非什么高招,而刘婉的话仿若一窍不通的人在胡言乱语。况且各处关隘把守早已安排妥当,为何又突然要调整?

刘婉坚持道,“襄阳城南面的岘山山高林密,容易被魏军钻空子。正是需要余将军这样在襄阳身经百战,对襄阳城地形十分熟悉的老将来防守。我意已决,调余将军回来守南门巡防岘山,黄将军守西门,吴参将守东门,从兄和许长史坐镇北门。我亲自守樊城,定不会让樊城有任何闪失!”

许长史还欲开口争辩,见刘婉身后的王戬朝他眨了眨眼睛,许长史心道,难道她另有目的,便将一肚子话生生咽了回去。

刘婉,“襄阳城就交给许长史、余将军和诸位了。布防重新做了调整,还要麻烦各位将军回去换防。幸苦各位了!”说完,刘婉端起了案几上的茶水。

几位见状,只好退下。出了门,都围着许长史七嘴八舌地问。

黄将军,“许长史,为何临战突然变卦?这样安排合适吗?樊城重要,却不一定是敌军的首要目标,怎么就值得中军主帅亲自去镇守?”

“何况樊城一直都是余吉在统管,他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没人比他更合适守樊城。许长史到底有没有给刘将军讲解过襄樊二城的防守要点,她去抢着守樊城,这不瞎搅和么!”

吴参将,“说得是,老黄和我也都是老将旧臣,对襄阳城和周边地形也很熟悉,老黄巡防南面的岘山,我来防守襄阳城西侧,不正好合适?”

“东门和北门易守难攻,东侧留给刘蛟练手,北门由刘娘子亲自督率坐镇,许长史配合刘蛟,刘娘子身边有那位监军御史王大人。两个小将既能历练历练,又能挣军功,这样的安排可谓皆大欢喜。何必劳师动众,改变策略?”

刘蛟听了,面上一红,不敢多言。

接着,吴参将看向丁勇,“丁勇,你说说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丁勇不以为然,“主帅这样安排自有她的道理,她既是全军主帅,我只需听她指挥行事便是。”

黄将军,“主帅到底是个小女娘,年少不知轻重,想要着急挣军功也不用去樊城呀。此事不能由着她来!”

许长史艴然不悦,“念先,怎可如此议论主帅?我们做属下的岂能对主帅的命令指手画脚?若是令出于府君,你们也是如此?军令如山,请各位将军回去好好准备,切莫贻误了军机。”

许长史见黄吴二人满脸憋闷,又道,“换个想法,樊城易守难攻,她只要坚守不出,魏军就拿她没奈何,也是份轻松差事。襄阳既是防守重点,我们几位旧人在一起有事也好商量。”

吴参将嘟囔了一句,“非得把余吉叫回来守岘山,这样倒显得我和老黄无能,守不住襄阳城。”

听了吴参将的话,许长史眼珠一转,突然对刘婉的安排似有所悟,对二人微微一笑道,“说不定主帅正是此意,就是要众人都认为,襄阳城的防守至关重要,正是要余吉这样的大将来守,才比她这个初出茅庐的主帅更合适。”

黄吴二人听罢面面相觑,追着许长史问,“伯远,你到底是何意?”

许长史微笑不语,施施然地走掉了。

刘婉去镇守樊城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一番不小的轰动。

余吉得刘固信任被委以重任,一向坐镇樊城。新来的主帅竟然临阵换帅,调余将军回襄阳城守南门,亲自去镇守樊城。军中对此举多有质疑和不解,尤其是樊城将士。

紧跟着,军中也有了风言风语,几位婢女将众人的谈论拣要紧的汇总起来说给刘婉听,无非就是一句话。

主帅刘将军想去镇守樊城不肯坐镇襄阳城,实则因樊城好守,既轻松又易独揽军功。襄阳城虽然更重要但也更危险,又有许长史等人压着她,不如留给经验更老道的余将军去分一杯羹。

“主帅,您不生气吗?他们说你想抢军功。”小菊义愤填膺地问。

刘婉微微一笑,“他们说得也没错,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小菊一噎,众婢女面面相觑,不知她们的刘将军葫芦里到底卖得是什么药。

“许长史还是懂你的。”王戬听见她们主仆几人在议论,一边说一边走了进来。

刘婉看向王戬,“襄阳城有许长史和余将军坐镇,我也放心了。”

王戬顺着她的话,“既然如此,襄阳城应该不需要我了,我这个监军御史一定要跟你去樊城。”

刘婉一时犹豫,不知该不该答应。

这时候,宇文城又走了进来,也说想跟着刘婉一起去樊城。

刘婉道,战火一起,刀剑无眼,樊城危险,令章又非梁国人,还是不要去淌浑水为好。

宇文城却坚持说,正是因为刀剑无眼,若是有什么危险,他才好保护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