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特权(1/2)
耍特权
其实说是食品站,不如说是猪肉铺,因为国营食品站只经营猪肉这一个“食品”。
这时候国家大力鼓励养猪,食品站对于送来的猪来者不拒,有多少收多少。
当然是有收购标准的,一级猪出肉率最高,价格最高,而后逐级降价。
要说哪里的人比供销社的售货员更狂,那就非食品站工作人员莫属。
手里握有牲猪收购和肉食供应这两大实权。
不论是来送猪交指标的,还是买肉的,都要供着食品站,不然上交的时候工作人员说“不达标,再拉回去个把个月”,不仅大老远扛过来的猪不收,还要再运回去,指标没完成,大队还要问责的。
买肉的更是要和食品站的打好关系,不然大块的肉摆在案上,工作人员硬说没有,照样买不到。
收购价才几毛钱一斤,徐瑾桃不愿意也没招,养猪场是以社员的名义开的,那必须也得完成“派购猪”的指标,不然社员全家的年供肉指标作废。
所以徐瑾桃不仅要把这一百头上交,今年还要交二百多头才能达标。
等明年社员手里有钱了,她就让社员自己养,不然年年损失不少钱。
可是一到食品站,看着长长的队伍,徐瑾桃傻眼了,这不已经年后,怎么还这么多人?
但是等她绕道队伍前头,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正在称重的人家偷偷往工作人员手里塞了四包烟,徐瑾桃眼尖地望见工作人员朝称重的同事使了个眼色,然后就听到这人报数:“136斤,达标!”
原来是这样达标的啊。
而且很奇怪,徐瑾桃转头问刘芳芳,“136斤就达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