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1/2)

目录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小孩子不能随便饿”

被林如海抱着,贾瑚有了安全感,一双眼睛包着泪,委屈的点头。

伸出小手摸摸自己脑袋:“瑚哥儿。痛”

崔氏连忙上前,要去抱儿子,但是儿子似乎没有从林如海膝上下来的意思。

贾母见林如海比贾赦这个当爹的还有耐心,也比贾政那个当叔父的更关心贾瑚,一时间心里不是滋味。

自己那俩儿子,怎么就不如女婿贴心呢!

贾母也道:“正是这几日不太安生,饿一饿就好了。”

林如海在荣国府当鬼的时候,就知道贾家有这个风俗,不管什么病症,总是要饿一饿,好像这样就可以把病治好。

黛玉病中食欲不振,再有饿一饿的风俗,更是顺理成章不吃饭。

贾瑚这个小身板,若是这么病几回,再饿几回,怎能经得住折腾。

林如海又问贾瑚病症:“莫不是积食了”

崔氏不好意思道:“不是积食,就是有些烧热。”

林如海把孩子颠了颠,接过嬷嬷递过来的帕子,给贾瑚擦脸,一切都做得十分顺手,似乎他天然会带孩子一样。

林如海郑重其事道:

“既不是积食,何必饿他大人少吹一餐都觉得虚弱,更何况孩子。我幼时身子也三灾八难,如今也看过几本医书,断然没有这样饿的道理,比起人参肉桂,饮食才最能养元气。病中不宜大补,也不能大亏。

若是烧热,弄些燕窝,银耳,或是蛋羹之类容易克化的,总要让孩子吃点。”

贾瑚这几日病中吃药,身子本就难受,今日起来还不能吃东西,只让他吃两三勺粥,可不是饿的头上发昏,心里发慌哭得停不下来。

林如海说的头头是道,配上那张脸,更有说服力。

贾母一叠声赶紧安排:“你说的有理,还不快去让厨房预备,瑚哥儿母亲也不必在跟前了,先带瑚哥儿去吃饭吃药。”

崔氏见贾母发话放人,千恩万谢的领着瑚哥儿去了。

等人走后,贾母不由背过身去,责备大儿子几句:“瞧瞧,还是你儿子,都没当姑父有耐心!”

贾赦垂着头受教挨批。

贾母叮嘱他带林如海出去听戏,不许灌林如海酒。现下谁都不知会试成绩,林家姑爷后面还要温书。

等人都走了,东府那边的几个媳妇才过来。

进来荣禧堂就见贾母和贾敏坐在一张塌上,看着女儿笑:“我家姑娘啊!是有大福气的!”

单看林如海对贾瑚的态度,旁的不说,肯定是个良善人。

虽说贾赦和贾政都是自家儿子,贾母公正评价,在对小辈和长辈方面,这二人和林如海是半点不能比的。

至于将来对妻子如何,见微知着,闺女贾敏必定不会受委屈。

可不是有大福气。

东府那边的两个奶奶进来,给贾母请过安,一大早的贾母不想去听戏让她们都坐下来说话。

东府大奶奶笑道:“大爷今日恼得很,只恨身子不成器,让我专门来服侍您,给他请罪呢!等他身子好了,我们那边也要摆一桌戏,老太太千万要给他面子!”

贾母仍是乐呵呵的:“刚刚我就打发人去说,只要他好了,什么都成。”

东府大奶奶又打量了一下贾敏:“今日伺候你大哥哥吃药,来晚了,没瞧见林家姑爷,下回请他往东府去,妹妹也要来。”

贾敏害羞的往母亲身后藏。

贾母笑道:“你们莫要打趣,一会儿恼了,我可哄不回来。”

过了午去,东府的两个奶奶和贾敏陪着贾母抹了几圈叶子牌,又有人进来禀报今日林如海点了哪几部戏。

贾母歇过午觉起来,大儿媳已经过来荣禧堂应候着,服侍老太太漱口。

崔氏道:“哥儿喝了小半碗燕窝粥,又吃一回药,现在不烧了,我让乳母和小丫鬟照管着,您莫要挂念。”

贾母点头:“知道了,今日和明日还有不少事料理,明日不用到我这边。”

今日听戏,明日收捡各样东西,肯定不得闲,贾母也不在折腾儿媳往自己这边请安。

崔氏笑着给贾母戴上抹额:“还是老太太疼我。”

这时王夫人也过来了,见贾母已经收拾好,自己反而找不到事情做。

崔氏又问贾母要不要听戏,贾母不想去外面,看武戏咚咚锵锵的脑袋疼。

贾母如是道:“让你们大爷把唱戏的小旦招来,再拿几个清秀的戏本子,再有个吹笙管的一起进来,唱给我们娘儿几个听。”

不多时,唱戏的两个旦角和一个吹箫管的婆子被两个衣衫讲究的媳妇领进来。

贾母让人把自己最近常摆的那一个百工绣牡丹屏风移动过来,贾敏叫人搬来几盆刚刚开的花草,在屋内置了一个景,要几人就在荣禧堂内唱。

崔氏把戏折子捧上去:“难得今日屋里的屏风上有牡丹,母亲不如点一个《牡丹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