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1/2)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小探花,倒霉中”
要说回江南一事不单是林如海和贾敏闹心,贾母也十分的操心。
前儿贾敏出阁的时候,老太太就和女儿好生说到过里面的厉害关系。况且林家老爷膝下只有林如海一个,要是有什么急症,两眼一闭去了,岂不是留下终身遗憾。
贾敏见母亲提起来,移步到老太太塌前,把原先姑苏来信要林如海在翰林院中好好当差的事一五一十说来。
贾母听罢点头:“原来是这个缘故,还真不能走,这样的事难说,你随时预备好。”
若说林老爷也自有他的考量,他们林家几代出了个正儿八经的读书人,可谓是从勋贵入清流,是多少人家心心念念又办不到的事。
林如海势头刚刚起来,眼看就挨着京中官场,林家马上就可以从江南出来,若是忽然请辞,孝道是要全。
现在一点根基都不留下,万一林家老爷一走,林如海守孝几年回来,官场必定是人走茶凉,非常现实。
可是贾母仍旧担心,她早年就料理过家里好几个人的丧事,身子不好的人,最怕三伏天和隆冬腊月。
老太太忧虑极了,这林家老爷既是又这样心思,只希望他能多熬个一两年。
可是这些事情不是你想着就能办到的,一切只看天命,阎王要你三更死,岂会留你到五更。
贾母叹息一声:“一热一冷的,身子不好的人难熬。”
贾敏一直在娘家待到晚间,和贾母一起抹了一圈叶子牌。等贾瑚回来,逗玩乐,等到天色将晚,家中哔哔剥剥的放过一回炮仗庆贺,才和林如海一起回林家小宅子。
今日林如海十分克制,只沾了一两口酒,半道上就笑眯眯向妻子,贾敏邀功,他今日不费吹灰之力就说服贾赦给贾瑚请拳脚先生。
两人一路相携归家,洗漱之后预备安歇,贾敏半日不过来,隔着屏风和他说话。
“论理我们祖上也是行伍出身,这一样不该丢下,现如今也不指着瑚哥真能学的武艺高强。”
贾敏答着话,手上却还忙着事,烛光撒在她身上,投下一道倩影。。
林如海见她闲不下来,披着夏衫起来,看见贾敏似乎在对什么单子,问他:“大晚上的,你不睡觉,还要做什么”
贾敏把单子放下,拿起扇子扇风送凉:“天越来越热,我想着预备些消暑的东西送到江南去,今日回家,我们家老庄子那边正好送来许多山货,我送过去,也是当媳妇的一片心意。”
一提姑苏,林如海又染愁绪,只能假意安慰自己:“好在江南老宅,家中有冰窖,不至于太难熬。”
贾敏把事情都撂下,纤纤细手点着林如海脑门:“还有你,日头刚落不久,就想着……就想着睡觉。”
林如海经她这么一撩拨,那还了得,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一把抱起贾敏,往内室去了。
闹得是香汗淋漓,娇啼阵阵,半夜方止。
第二日林如海红光满面进翰林院,见张状元把昨日预备好的几部经典踩着凳子又放回架子上。
“上面不是说安排好了,圣上明日要讲课,怎么又不讲了”
看这样子,是今日下午圣上亲自授课讲经要取消了。
隔壁一个庶吉士把脑袋凑过来,从书架空隙与几人小声道:“我听说,有几个地方报了灾,昨个工部和户部两位老大人差点打起来,又说礼部大人搞什么繁文缛节,吵得十分厉害。”
榜眼问那人:“何时的事,昨日不是……不是休沐”
那人指指外面,神神秘秘:“咱们是休沐了,总有人不能休沐,况且出了大事,圣上要把人召进宫,也是一句口谕。”
外面人影走动,似乎是侍讲大人领着几个人过来,张状元赶紧提醒众人:“咱们做好自己的事,莫要多话。”
大家各自回到座位上,纵使手上一时间没什么事,也要假装埋在书堆里,提着笔奋笔疾书。现在就显现出林如海座次的好处。
自个儿窝在角落里,前面有好几个同僚拦着,两面又有书架,只要把头一低下去,旁人根本都看不清他在做什么。
比如现在,林小探花就在悠游自在的画兰花。
外面有人小声答应着。
“您说的对……”
哗啦一声,不知到是什么被掀翻了,林如海听着声响,很有可能是装奏折的扁木匣。
是一个听起来不太熟悉的声音,大概是不太往翰林院来的大人。
“不行,再拟!拿回去再拟!”
内室一干人等面面相觑,战火已经弥漫到翰林院了,林如海向那几位负责起草的庶吉士投以同情的目光。
这几人是上一批进士,说来还是林如海货真价实的前辈,经验丰富,文辞得当,这样还被挑剔,真是够倒霉,踩在炸药上。
不过瞧他们面色都还好,毕竟受灾受难,各地不时都会报,这么些年当差,比这恼火难办的事多了去。
林如海装作不懂的模样,问前面的陆榜眼:“我们有一日也要做这些事吗”
隔壁那位庶吉士闲不住,又把脑袋凑在书架空隙里,挤眉弄眼:“那是自然。”
林如海没有挤眉弄眼回敬过去,忽然侍读大人走进来,冲着这一群人打量几眼,半天没找到林如海位置,大声道:“林如海,你出来。”
此言一出,林如海几乎可以听见刚刚话多的庶吉士倒吸一口冷气,前面陆榜眼的脊背也僵硬起来。
林如海从位置上站起来:“大人,你……何事吩咐下官”
侍读大人一手拿着折子,一手冲他招招手:“这是刚拟好的折子,近来你们这边也无事,你走一趟,给工部大人送去。”
不!
林如海有事,他的目录还没写好,他的兰花还没画好,昨儿太累了,他今天需要补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