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1/2)

目录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八章,“送你一程”

看见此事勾起了贾敏的兴趣,林如海就更来了劲儿,伸出一根手指摇了摇,反问妻子。

“当然不是,去年十月里,江南的洪家老爷去世的事你还记得吗”

贾敏点头。

“记得,家里还去人送礼,他家在江南的米粮生意,做得很大。”

那家也是江南出名的商户,每年捐钱修桥补路,又施粥赈济,就为着一个好名声,洪家老爷过世,就连周边几个县官都有人来送礼吊唁,丧事办得很大。

林如海颔首而笑:“他家不只米粮生意,绸缎,油盐都有,洪家老爷一走,人走茶凉,各家势力分崩离析,薛家这时候上来,兴许是想分一杯羹。”

若是薛家真图谋这个,贾敏就更看不上了。你想办多大的事,就要花多少本钱,不是林家真稀罕薛家的东西。

这户人家平日里用不着你,对你爱答不理,等到要用着了才上门牵线,一来就拿着药材送礼显摆,很没有交际的诚心。

贾敏听罢冷笑:“薛家若是想要咱们家帮忙,只拿出这点东西,这样的做派,其一没有诚心,其二是想以小博大。”

林如海点头赞同,看着妻子认真分析薛家为何如此。

“我虽是探花,但父亲过世,母亲身上虽然有诰命,咱们家爵位已经到头,兴许我们林家,在如今薛家眼中,嫌弃我们林家身份不够看,在各处都说不上话。商人都讲究回报,当然不愿在林家身上下功夫。”

贾敏还在闺中时,就见不得王家着急忙慌把年幼的女儿定出去和薛家捞钱的样子。现在薛家仗着这几年赚钱多,花钱买路的去处多,上门冲林家摆谱,贾敏何必对这样的人有好脸色。

贾敏又道:“这还不妙,求之不得。”

贾敏现在是林家的当家奶奶,对林家的财产心中有数,宁国府和荣国府无论是庄子上的出息还是宫里的赏赐,年节时候一定要分些钱财给族人,就算每家不多,但一年年下来,不是个小数目。还有各家爷们,奶奶日常开销,奴仆的月钱,多年积攒下来,更是大头。

林家没有族人瓜分财产,正经主子就几个,庄子上出息花费少,一年年积攒经营,花费最多的一项,就是看病吃药。

没出嫁前她常听二嫂带来的那几个的人吹嘘王家和薛家如何富有,真算下来,薛家几房人口的家产放在一处,估计比不过林家累世的积财。

如今林如海还是探花,林家老爷一走,就有人上门找不自在,林家自然也要让他不自在。

林如海提笔写了一封信,让小丫头出去交给常安:“把这封信给苏家三老爷送去。”

贾敏见林如海行动如此巡视,狐疑道:“大爷这是要作何”

林如海摊开扇子,十分风流的扇了几下,露齿一笑:“爷大发慈悲,送薛家一程。”

****

薛家大掌柜奉命来姑苏洽谈生意,可谓是诸事不顺,先是林家摆谱不见人不收礼,现在十拿九稳的生意居然还黄了!

他如何回去向主家交代

大掌柜一抹脑门,把原先不多的头发又搓下来几根,气急败坏:“先前不是和知府大人通过气,这一回必定能分到一份生意,怎么会落空!”

来报信的小伙计小腿肚子都在打转,战战兢兢答话:“我也不知……姑苏和扬州也有好多家盯着这个,他们的人脉手段,也不可小觑。”

大掌柜无法,只能再派几个人出去打探消息,过了两日,才有点门路。

伙计点头哈腰给他奉茶:“爷,打听清楚了,先前说好能给我们家的那份生意,分给苏家一个远亲,听说是苏家那位三老爷做的保人。”

薛家的掌柜也算给自己找了一个好借口,郁闷的喝了一口茶:“他们是本地人,我们当然争不过。”

薛家人踌躇满志想要进军姑苏商场,散过一回财却灰溜溜滚回金陵。

林如海得到外面的信儿,薛家的活计们早走了好几日,贾敏看他模样就知他憋着坏。

“是有什么好消息,看你笑的幸灾乐祸,一肚子坏水的模样。”

林如海把扇坠取下来,“是一桩好消息,我也算为姑苏做了一件好事,将金陵一霸赶出姑苏地界。”

贾敏恍然,原来他那日写信是做这件事,还真是断人门路,把薛家送走,促狭得很。

不过贾敏仍旧是有疑惑,问林如海:“他们家不是在南洋生意上发大财,往这边来谋事,就不怕贪多嚼不烂”

再过十来年,薛家几房就各干各的,没了王家合作,南洋那边生意揽不住,薛姨妈那一房靠着给宫里采买小物件赚钱。

薛蟠出事以后,薛姨妈阖家变卖家产进京避难,薛家族人不想沾上犯下命案的薛蟠,让他离开金陵。薛姨妈一家住在荣国府多年,年节之时,却没有回乡祭祖的意思。

林如海道:“没准南洋那边的生意将来做不下去,况且行商之人拓宽商路,十分寻常,我和苏家三爷如实说了几件薛家在金陵的事,略一打听都能知道,如何抉择,都是姑苏的商会做主。”

薛家的名声,贾敏在闺中之时都能听到一丝半点,就连他们贾家,也时常有人不规矩。

贾敏颔首,“做生意的都讲究名声,明知他家不好惹,又怎么愿意,我看那几样生意,苏州城里的商户都不够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