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1/2)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七章,“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
薛家三爷怎么会不认识林家,他是没想到,陈家人竟然和油盐不进的林家有牵扯,呆了片刻,马上又装出熟络的笑容:
“自然认得,你听我说话的口音,就是江南人士,原本家中和林家也相识,正想去拜会,我看了这一条街好多家铺子,就是你家东西好。”
那青衫伙计被薛家三爷一夸,十分得意,指着架上的东西,骄傲的擡起下巴:
“大爷您真是好眼光,这边南来北往的,真的好东西都要在我们铺子里出一回价,咱们家还有人掌眼,万一收错了东西,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薛家三爷看看那边已经包好的锦盒,继续从小伙计这边套话:
“你说的是,可惜我来得晚些,你们都把东西包上,也不知是什么宝贝,这么讲究。”
那伙计见他是个识货的,穿的也讲究,说话还和气,好心向他解答:
“这宝贝实属难得,一对半尺高的玉瓶,一块料子上挖的,莹润无瑕的羊脂玉,又水又润,我来这边当伙计那么些年,就没收到过这样成色的,这不是才到手没几天,马上就有识货的人下手。”
听着倒是个好东西,不过薛家也有当铺生意和博古铺子,大多是别人来当东西的时候各处挑剔不好,旁人来买东西时竭力吹嘘。
现下这小伙计夸得天花乱坠,落在薛家三爷耳中没什么吸引力,他自始至终关心的都是林家收了什么礼。
听着小伙计的说法,那东西应该不会便宜,原先林家不收薛家的人参,莫不是觉得礼薄了
反正在商户眼中,没有你敲不开的门,只有你送不对的礼,有钱能使鬼推磨。
薛家三爷仍是脸上挂着笑:“竟是一对玉瓶,那可是我没福气,我也正找这个。”
那小伙计还安慰他:“咱们这地方,讲究缘分,好物件脱手快,您下次赶早!”
薛家三爷装模作样在铺子看过一圈,又去别处逛。
京城的商肆比江南热闹,好东西确实不少,稀罕物件更多,薛家三爷看完一回,又回到王家歇脚的小院子。
刚好派出去办事的伙计回来,薛家三爷就问他:“先前咱们给林家送礼的时候,林家是不是没收。”
这件事情久了,那伙计也记不太清楚,想了半日才说:
“大老爷让送的,也不知哪里得罪了林家,人家不收,后面也没往来,老太爷先前要买人,好死不死,人牙子心里没个成算,竟然买到举人儿子头上……”
一说这事薛家就气,人牙子险些让薛家栽了一个大坑,那些读书人最是清贵,林家知道这里面的关节,肯定就更不想和薛家有交道了!
薛家三爷就把今日看见陈家给林家送礼的事和几个伙计都说了,有个瘦高活计啐了一口:“怪不得陈家这么得意,原来捡着高枝攀。”
薛家三爷倒也不是很稀罕林家这一份关系,他拜会过那么多人家,还没拜过六品小官的山门。
又道:“那位也只是个翰林,不算什么高枝,咱们家先前丢了活计,是要在家里给老太爷尽孝,明儿你去夏家送个帖子,左右闲来无事,我去拜会一回。”
下人们听见吩咐,赶紧派人去城边找了个马车,急急忙忙往夏家送信,一时间得了答复,薛家三爷便启程。
……
若说有一事,薛家人还真弄错了,买瓶子的钱和陈家无关,陈家只是帮忙找到了好物件。
原来是林如海觉着自从自家儿子出生后,老太太那边三天两头就送东西来,贵重的,寻常的,有贾瑚他们一份,必定要有林璋一份,有时候林璋得的物件,甚至更加精巧稀奇。
林家那些贵重大摆件,都关在林家姑苏祖宅。他一个清贵翰林,也不能把那些东西带进京城,上回给老太太寿辰的贺礼,似乎薄了几分。
这次听说世面上有一对完美无瑕的玉瓶,林如海大手一挥就买下。
贾敏看见东西,拿在阳光下细细看过。
通体莹润,没有一丝杂质,就是当贡品都使得,难得流入民间,出价就能买。
贾敏边看边点头:“这个不错,难得在外面能买到这么好的东西,送给母亲她一定喜欢。”
林如海见妻子喜欢,笑道:“前儿老太太过寿,我瞧着家里拿出来的寿礼寻常,这次他们说见到好东西,就让人买来了,过几日你去,记着带回去尽孝心。”
玉瓶送老人家最好,寓意吉祥,还能用在佛前供奉,贾母收到这一对瓶子,也是爱不释手,带着水晶眼镜,让人移过来玻璃灯,看了又看。
贾母笑道眼睛都皱在一处:“好东西,一丝儿裂纹也没有,难得有这么好的玉石,工也很好,摆起来正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