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1/2)
第一百零四章、
第一百零四章,“又回姑苏”
小将和霍去病一个姓氏,前,十分勇武。
霍小将道:“两位大人,下官幸不辱命,缴获私藏甲胄一百三十六套,长刀二百把,长。枪九十八杆,弩机五十架,诛杀反贼八十九人,俘虏反贼二百零一人。”
果然爽快,林如海也拿出一点武官该有的气势,“好!本官记你一大功,此次剿匪有功者如实上报。至于其余俘虏收监,本官八百里加急请示圣上,再做定夺。”
“下官领命!”
众将士齐齐答道。
林如海的折子八百里加急,不出两日就飞进京城,皇帝阅过,很看不上林如海优柔寡断的样子,祖上还曾与先祖皇帝征战天下,怎么林如海连个人都不敢杀。
军令如山,军法处置,该砍头时就砍头。
老皇帝忍不住抱怨:“林大人怎么回事,那等反贼,当场诛杀以示天威,何必……”
忽而他想到了一点,把折子随手一放,对太子道:“罢了,他是文臣,难为打打杀杀的,朝廷既是占他家祖产,内务府那边,皇家在江南的产业,找补给他。”
先前他们让林如海去,不就是看中他掀不起风浪
难得,义忠王竟然还晓得要上折子请皇帝示下,老皇帝对兄弟的示弱十分安心,又说:“对了,派太医去,给朕的兄弟看诊。”
被遗忘在角落的兵部尚书试探着问:“圣上,江南……江南的赵大人”
江南的赵大人早就暴毙,他的好儿子和京城权贵勾结,想要找个自己人上位。不然自己偷偷从西洋运过来的几大船宝贝,如何神不知鬼不觉,换成自家库房里的银两
圣上白了一眼,轻飘飘道:“主谋诛杀,余者流刑三千里。”
……
林如海折子送出第二日,见义忠王仍没有动作,好心提醒:“王爷,下官有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义忠王反问:“大人开口,岂有不讲之理,何事”
算了,皇帝脚下全是坑,这位王爷恣肆惯了,提醒他,若是他要踩坑里,也是他的选择,林如海道:
“下官以为,大人此刻最好加急一封,告知圣上,大人受伤只是与我等的计策,请圣上勿要挂念。圣上与王爷,兄弟情深,听闻王爷受伤,肯定会派太医,快马加鞭,为您疗伤。”
皇帝陛下让人来疗伤是假,试探是真。
义忠王没了声息,转头就回大帐,开始给京中写信。
义忠王言辞恳切,看得皇帝陛下十分感动,这时候就知道兄弟情深,老皇帝欣慰极了,还是亲兄弟靠得住:“我这弟弟果然懂事了,有几分聪明。”
太子还没想好怎么恭维,皇帝身边大掌事公公迈着碎步弯腰低头快步进来:“圣上,太后娘娘……”
皇帝连忙问:“母后怎么了”
公公答道:“太后娘娘知道了,义忠王受伤之事。”
老皇帝把信往案头一拍:“谁没管住嘴!”
太后娘娘年事已高,经不住惊吓。
皇帝越老,越喜欢做点对名声上好的事,老皇帝巴巴孝子模样,赶紧去寿安宫请安。
太子更要做孝子模样,亦步亦趋紧跟着皇帝往寿安宫安抚祖母。
老皇帝一进去,都忙不赢跪,赶紧把义忠王的信给太后看。
“母亲,母亲稍安,弟弟无妨,受伤之事只是他疑兵之计,他怕朕担忧,加急送来信件,还请母亲过目。”
太后老眼昏花看不清,就算信上说是计谋,但她的小儿子还是受伤了。
太后拉着皇帝的手,硬的招数用过,马上换成软的,看着可怜:“我老了,只希望儿孙没病没灾,京城里多少王爷,郡王,下次不许让他去!”
皇帝陛下被母后弄得十分愧疚:“朕知道,朕当兄长不称职……母亲恕罪,朕一定重重赏他。”
皇帝又温声安抚太后,请太医来开安神药,看过脉案。
圣上和太子在寿安宫,宫中大小妃嫔,皆打扮素净匆匆往寿安宫侍疾。
皇帝离开时,问皇后娘娘:“荣国府上,可有人进宫陪过太后”
皇后娘娘谏言道:“皇上,荣国府的老封君,已是七八十岁的人了。先前一品将军夫人,进宫过一回,臣妾记着那次林大人家的夫人也在,瞧着她们和太后娘娘相谈甚欢。”
皇后又问:“要不要让那位夫人再进宫和太后说说话”
老皇帝微微点头,算是默认。
……
圣上嘉奖的旨意也八百里飞快传来,此刻办事细致的朱谦忙着论功行赏。
朱谦这个人,从来不坑人,丁是丁卯是卯,对旁人的功劳,半点不瞒报。
朱谦查到蛛丝马迹,马上就和林如海分享这个秘密,私下把白脸小霍将军带到林如海跟前:“想不到,此事竟是小霍设法私下传出,本官定要为你向圣上请功!”
朱谦也知此事在营中不能伸张,但若报给朝廷,谁知经手的人是哪一方。
林如海劝朱谦:“还请朱大人和小霍大人听我一言。功劳要请,可否再过一二年,下官亲自为小霍大人请功,如何”
霍家小将行了一个军礼:“但凭大人驱策。”
此刻义忠王幽灵一般从外面飘进来,似乎对林如海和朱谦凑在一处说话,不带自己的行为很不满:“请什么功,可有本王一份”
林如海心底涌起浓浓的疲惫,他真是服了义忠王,有事没事喜欢找人磨牙。
自己被他们折腾到这个地步,要不是他们,兴许这时候他应该在家里逗黛玉呢!
他出门一个多月,家中书信往来,黛玉都能坐起来和哥哥们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