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1/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六月的江南总不见太阳,虽然今日没有梅雨,各处雾蒙蒙露不下天光。叫人觉得心头烦闷,还遇到了这样的事,简直雪上加霜,二人如此轻慢小妹黛玉,林璋正想理论。
林珺气已经鼓鼓的拉着妹妹离开,头也不回,林璋见他们两人走远,懒得与两个门房周旋,也跟过去,门房浪费了一番口舌,还被小毛孩儿甩脸色,很是不悦。
远远瞧着这两个孩子走开,一个门房剔着牙,脚上蹬着一块青石头,露出讥笑,随后向花坛里啐了一口,吐出浓痰:“带着两个孩子出门,肯定家里连个奶妈都请不起,不像是什么讲究人家,竟然还想进去一观,也不知出得起出不起钱,真是自不量力。”
一人又道:“人都走远了,咱们这儿毕竟是读书人的去处,我看那小哥儿生得端正儒雅,没准将来大有可为,你不该如此。”
那人白了他一眼:“不该如此,真将人放进去,怪罪起来,是你我能担待的”
两人没有吵出一个结果,怏怏不乐,半日未曾说话。
而后林家兄妹又去了几家书院。
扬州果然繁华,书院不比姑苏的差,好些都在闹市之中,闹中取静
林璋又看了几户,有几家也是女孩不许进去,他们便直接懒得打听。
而那些瞧着没什么名气,房舍简陋的夫子,反而比较随和,当中有一户姓胡的先生,家里有一方小院子,布置的精巧极了,院子里种下许多花草,在六月里开的繁盛,他家夫人十分喜欢黛玉,折家里的几支花送给孩子玩。
只可惜这位胡先生自认学识浅薄,平时只教导些童生,他瞧着林璋不是池中之物,他的学识当不起重任,故而向林家兄妹推荐隔着一条街的另一个书院。
兄妹几人按着这位先生的说法,乘着马车左拐右拐,才来到一处僻静院落。
其实此处若说僻静却也算不上偏僻,但来往人少,十分安静,离着主街不算远,长长的一溜儿白墙,瞧着是两户人家,将近占去了一半的街道。
端看青瓦白墙的讲究,内里肯定园林重叠。
当街那一家的宅子像久无人居,几个打扮周全的老人家当门房。
看这情况林璋推测这户人家的祖上肯定当官外任去了,先前他们在京城,扬州和苏州的宅子,就派了几个家里的老人看守,从外面瞧着就是这样的光景。
兄妹两人路过这一户人家,半天找不到哪家书院,向他们问路,大户人家的门房没露出瞧不起人的姿态,还耐心给兄妹三人指路,几人才从巷子边找到另一处进口。
门房们看着三小只,心底疑惑,马车和家丁的阵仗,不像寻常人家,没准也是哪户官宦人家的公子,穿的衣裳不好,是不是遇到什么变故
这些也只是揣测,无亲无故,看门的老人也问不出来。
林璋领着弟弟妹妹走到巷子口,见里面只有一道门,让家丁们守在外面,林家老二看着墙上斑驳的青苔一直长到了石板路上,像是久无人来往,才积得如此厚,不由小心翼翼的问道:
“这家院子真深啊!要不是人多,我都不敢来,万一拐子把我们拐走怎么办”
此处巷子不算深幽,马车可过,只是两边墙上爬有爬藤,长得郁郁葱葱,微风一过,荡起一阵又一阵的绿波,所以不过几步路的功夫,幽静得让人脊背发寒。
林璋道:“哪里深了,不过几步巷子而已,又没有岔道。”
几人走进,看见一处朱红小门,上面挂着牌匾,上写着‘书院’二字,竟没有取名,十分古怪。
小门跟前自然也无人迎候,看这情形,莫非不是哪家园子的侧门
林璋上前去,拉起门上生了铜绿的兽首门环,拍过两下。
门内吱呀一声,忽然就开了
同时传来窸窸窣窣低低的说话声。
林璋大约听清在作别,这些人才不是专门为他们开门的,原是林璋自作多情,还以为有人在门后伺候。
只不过刚好遇到里面的主家出门,所以门才开得如此快。
内里两个仆从一前一后,擡出来一个软轿。
林璋拉着林珺和黛玉,一左一右,高高矮矮,靠过门边让路。
想来里面的主人家也料想不到今日会有人来拜访,还是三个孩子。
一群出来的五个人与三个小孩大眼瞪小眼。
软轿上那人眯眯眼睛,探出身子来仔细看,恍然道:“璋儿你们两兄弟怎么在这里!”
林璋听声识人,马上就认出来此人是辞馆的冷二先生,冷二先生续了长胡须,他几乎认不出来。
林璋和林珺冷二先生十分熟悉,只是最小这一个……
乍一看去穿的衣衫分不清男女,但是他眯着老花眼仔细看,惊讶极了。
“玉儿也在!”
黛玉仰着头笑眯眯的,甜甜叫了一声:“伯伯好。”
“好好好!”
冷二先生惊喜非常,当下也顾不得要出门,赶紧招手让仆人把他擡回去:“快快,先把我擡进去,放下来。”
园子曲径通幽处,林璋果然没猜错,那个地方就是园子的角门。
好奇怪的书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