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1/2)
第一百六十章
二月已经到了,花朝还会远
黛玉的十二岁,对于林如海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时刻,前世林如海没有陪伴女儿到她十二岁,让黛玉小小年纪就面对生离死别,孤零零活在世上。
林如海至今还记得自己离世时候的心情,不舍,无奈,痛苦,不甘心,力不从心,大约是因为自己执念太重,又或者贾琏在安排后事时请到的尼姑和尚还有道士,都是些假道士和假道学。
林如海的亡魂没有被超度,经久不散,跟着黛玉一路从苏州行至荣国府,在荣国府上逡巡多年,眼睁睁看着女儿被风刀霜剑严相逼。
万幸一切都过去了,林如海看着老二忙里忙外的给黛玉布置生辰宴,心里深感安慰。
老大林璋在翰林院摸鱼,老二闲来无事,做这些正好,林珺让人把先前义忠王送的琉璃灯都擦洗干净挂出来,京城比江南更冷,就算到花朝,各色花枝都光秃秃,不见生气,用堆纱做假花的事太糟践布料,不如把家里库房中闲置大小花灯挂出来妆饰一二。
这回外祖母也要来,林珺早早定下贾母最喜欢的戏班子,盯着下人修整戏台,事无巨细。
至于要请的人家,各色请帖,都是黛玉和母亲贾敏做主。
十二岁的大生日,除去几个姐妹,还有林如海的同僚,母亲贾敏认识的夫人,反是和林璋,林珺相熟的好友,他们和黛玉不熟,两兄弟就没凑这个热闹。
等到生辰那一天,黛玉起床换上新衣裳,各处去磕头,然后和母亲一起在家等候客人们上门来,林珺在外门走动。
贾母带领着大房二房两个儿媳,一干孙女和孙媳,还有贾兰和贾桂两个曾孙辈,一起来林家给黛玉过生辰。
这群人一进林家院子,登时就热闹起来。
贾母一坐定,黛玉上前磕头行礼。
贾母乐呵呵道:“瞧瞧,这是等不及要生辰礼了!”
说着让就鸳鸯赶紧进来。
鸳鸯领着两个小丫头进来,每个丫头手上都捧着锦盒,贾母当面就叫人把东西打开给黛玉看。
“这是雀金裘,是外国的好东西,孔雀毛线织的,我瞧着这几日穿刚刚好,先前得了一直收着没穿过。”
崔氏将它拿出来,正好现下有阳光洒进来,熠熠生辉,独有一番光泽。
贾母又道:“这件匣子装得下,还有一件鹤氅,我直接让人送库房里去,现下可能大了点,再长长明年冬日就能穿……”
说完,贾母又打开另一个匣子:“玉儿满了十二,也该多多打扮起来,里面都是我年轻时候的首饰,现在老了用不得,给她正好。”
贾母年轻时,宁荣二府正值鼎盛,不知情的还以为老人家拿旧物搪塞小辈,但是堂上的人都明白,老太太给的,都是好东西。
黛玉再拜,谢过祖母赐礼。
贾母拉着黛玉的手,又将探春揽过来:“等探春丫头十二的时候也有,先前你元春姐姐,迎春姐姐,也是有的!”
荣国府里谁都盯着老太太的家私,今日贾母送几样东西给黛玉,定又要有人磨牙,贾母索性都挑明了。
老太太也知道,这几样东西林家未必没有,依着女儿和女婿的脾性,黛玉的这些小物件,怕是一日一样,都穿戴不过来。
众人忙笑道:“老太太对小辈的心,都是一样好!”
贾母送过一回礼物,后面崔氏,王夫人,还有探春,湘云等人的赠礼也都放到库中去,黛玉也没当场打开来看,免得众人送的礼不同,各人心中有比较,反而各自心里不痛快。
霍云安上前来说戏班安排好,请老太太入座。
贾母又问:“不是听说还请了几家夫人,且等一等吧!”
贾敏道:“那两位夫人昨儿就遣人来说,要下午才能来,元春和迎春丫头也来不早,母亲快入席吧!”
贾母这才点头,又问贾敏:“你请了哪几家”
贾敏答道:“朱大人和苏大人家的夫人。”
贾母扶着丫鬟,往林家戏台那边去,边走边同贾敏道:“论理你们这住处也该扩一扩,方才宽敞,难得办一回生日,那几家也该请。”
贾敏和母亲之间有母女间的默契,她知道老太太指的是北静王,南安王,西宁王等等几家的女眷。
贾敏笑笑:“黛玉原本也没见过她们几回,况且她们来了,您还不自在,我也不好再请那两家夫人,玉儿的父亲终归还是行走朝廷多点。”
贾母被扶着入席,黛玉亲自捧着戏单子过来。
贾母又让黛玉先点,黛玉随手就点一个穆桂英挂帅。
贾母点一出新排的神仙会,又让崔氏点。
然后贾母又回头对贾敏说:“正是她们没怎么见过黛玉,就该趁这个时候多见见,她们在京城根基深,对好些人家都知根知底,珺哥儿和玉儿的亲事一件赶着一件,多叫那些夫人们看看也好,除去她们,你也该再多请几个。”
如今荣国府里宝玉,探春至多一二年,也是十分要紧谈婚论嫁的时候,贾母说起来话便多了几句。
老太太知道宝玉配不得黛玉,她心里倒是想,但女儿和林女婿还有林家的两个外孙,肯定都看不上,她还不至于自取其辱。
但贾母还是希望贾敏的孩子都能找个好人家。
前儿林璋的亲事,贾母就觉着外孙媳妇家世不成,好在低门娶妇,前程可以璋儿挣。珺儿将来也能自己挣前程,姑娘家不一样,无论是黛玉还是探春,若嫁错夫君,就像投错胎,一辈子就完了!
贾母想想元春和迎春,各有各的难处,总比不得贾敏命好。
贾敏知道母亲一片好意,不忍扫她的兴,点头含笑:“女儿都记着呢!今儿是黛玉的好日子,预备了好久,母亲玩得尽兴才是。”
贾母见那边已经唱起来,便也收起老人家的絮叨,和大家一起听戏。
过了午,朱家夫人,苏家夫人,还有迎春,元春才姗姗来迟,各自带了礼物,见到黛玉又是一夸。
前儿迎春成婚的时候,苏哲的妻子黄氏触了霉头,今日再见黛玉,就算满心欢喜和满意,也没再提什么能当媳妇之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