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1/2)
第210章
探春的乳母见三姑娘的神情,对赵姨娘仍旧不死心,而今已经定了她们一家子是要和探春一起出门。
探春年纪又小,嫁的那么远,如果没有家中撑腰,将来日子怕是不好过。
嬷嬷先前见探春撞过一回南墙,当然要拉她一把,连忙好言相劝:
“姑娘这一去,只能倚仗家中,还是少犯那一位的忌讳……”
依仗家中,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探春冷眼看着,不觉着能指望谁,心寒之处,冷笑道:
“我一去,纵使倚仗朝廷,也倚仗不到他们,你瞧瞧咱们家的爷们,哪一个是能指望的”
嬷嬷警惕的看了周遭一眼,早知如此还不如不要起这个话头,万一三姑娘犟起来,出门之前撕破脸皮……
嬷嬷可不想和荣国府一刀两段,连忙顺着话赔笑道:
“要我说,先前那位大爷兴许还能指望得上,可惜已经不是咱们家人了。”
探春皱皱眉,皇家的安排,何必提那个人,当下也不说话了,只坐在桌边发呆。
等到下午又有老太太那边的丫头过来。
探春问:“什么事”
那丫头道:“大太太让请姑娘过去,说是南安郡王府上来人了。”
竟让是大太太
探春满腹狐疑跟着过去,心道莫不是南安王妃又送什么物件过来
没想到竟是南安王妃为了表示看重,要接探春过去住几日。
这事对探春来说有好处,能把她身份向上擡一擡,荣国府没理由拦着。
王夫人刚好出门作客去,贾母就让崔氏做主。
崔氏见南安王府这么急着接人过去,心里没着落。
除原先服侍探春的乳母和丫鬟,又让自己身边一个长相平常但办事可靠的一等丫鬟并一个二等丫鬟一起跟着去,另又指了大房这边两个老嬷嬷跟着才放心。
等探春出门时,崔氏还要小心叮嘱:“你去那府上,虽然存着一个义女的身份,万事当心,郡王府上的爷们,心思不干净。”
探春点头应是,心里很不是滋味,大伯母崔氏比起王夫人,实在会做人,京城里都知道南安郡主死的不明不白,十分蹊跷。
只隐隐听说有丑事,可是南安王妃封口严实,据说打杀了好几个下人,个中缘由无人能知。
好在探春去南安王府,只住在王妃的偏院,平日里不会见男子,她时时刻刻主意,小心谨慎,生怕惹出乱子。
……
京城的付家后院,宝钗一大早起来才吃过药,懒懒对镜梳妆,她穿着一身灰鼠小袄,裙子也搭的是青色,把人显得老了好几岁。
下人来说太太请,宝钗只得赶紧挽起发髻,随便插了簪子,披上斗篷出去见人。
付家太太,宝钗的婆母穿着一身大红掐丝袄子,满面红光坐在上首,旁边熏着两个熏笼,满室生香。
宝钗孝敬的好东西,他们倒是会享受。
宝钗脸上堆着笑:“您找我过来,可有什么事吩咐”
付家太太知道媳妇历来识趣,也不觉害臊,理直气壮道:
“大爷看上了梅花胡同里的燕儿姑娘……”
宝钗一听,又是要自己花银子买人,先前那个姨娘走后,付岩马上就把一个叫做兰花的丫头收了房,这边太太也给了一个。
可惜家生的丫头不必外面的自小精心养大的瘦马能讨人欢心。
宝钗心中鄙夷,但又巴不得有人能进来分付岩的心,这一日日的她是越来越懒于应对。
宝钗懂事的答话:“大爷也真是见外,我这就回去安排。”
付家太太也烦心儿子又在外拈花惹草,在官场上真有御史盯上参一本,肯定吃不到好果子,好在儿媳懂事。
付家太太假惺惺问了几句宝钗身子如何,又给几样寻常药材,还装一回慈爱的婆母,这生意不亏。
宝钗气定神闲回去,马上就吩咐莺儿让她男人出去打探一下,那位燕儿姑娘是什么来历:
“你们去问问,要多少银子”
莺儿见自家奶奶实在是好性子,竟然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那可花是的宝钗自己钱!
莺儿蹙眉:“奶奶,先前不是才买了几个”
年前时候,家里姨娘拼死生下的哥儿换姨娘,宝钗连着买了四个漂亮丫鬟,本就存着给家里的大爷受用。
宝钗懒得搭话,摆手催促她去。
莺儿将手里帕子一摔:“分明是见上回老爷来,给了奶奶银子,恨不得把奶奶的压箱底的嫁妆都骗去。”
宝钗推莺儿一下,让她出去办事:“不许多嘴,你快去,免得一会儿撞上大爷。”
莺儿赶紧出去,垂着头从小门走了。
宝钗知道莺儿姿色不差,先前给莺儿配人的时候,大爷还说为什么不将莺儿留给他做通房姨娘。
只是宝钗花钱给他买了前一个姨娘,付岩才没那个脸面再要。
可叹那姨娘如今竟是连个名儿都没留下,马上就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
不出半个时辰,莺儿就带了消息回来,听说付岩进来,赶紧又走了。
原来付家太太对儿子说宝钗已经答应将事情办妥,所以他对着宝钗笑脸盈盈,心情舒泰。
宝钗早就摸清了付岩的脉门,知道如何应付,反而嗔怪:
“爷未免太见外,何必劳动母亲,燕儿姑娘即有了大爷的骨肉,理当接回来仔细养着。”
付岩更加得意,深感宝钗贤德,于是又道:“上回见世子爷,他还问起你来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