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 第219章

第219章(1/2)

目录

第219章

满城腥风血雨中,忽而有人如梦初醒,将事情闹大的始作俑者,分明就是潇湘居士。

可恨她在文坛颇负盛名,几句话便搅弄风云。

况且早就听闻她与粤海那位将军夫人是表亲,沆瀣一气。

潇湘居士之所以如此胆大妄为,有恃无恐,口吐狂言,乃是朝中几位林大人为其撑腰!

御史大人口诛笔伐,更有王子腾一派,纠集整个翰林院罢工反抗。

还要多谢林大人,养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好女儿!

“林大人,你纵容女儿,霍乱朝纲,枉为人父。”

御史大人指着两林如海的鼻子,恨不得将林如海骂得当场触柱身亡。

林若海不动如山,静静看着王子腾领着翰林院那一群翰林发疯。

王子腾当然要发疯,他明面上被调任朝中,手上却没了兵权,也断掉商路。

朱谦历来无脑维护林如海,自己先跳出来:“老夫竟是不知,林大人如何纵容其女霍乱朝纲了!”

果然,男人吵起架来比一群女子吵吵嚷嚷更可怕。

叫嚷的声音一浪大过一浪,大有当庭械斗的架势。

周太后在珠帘之后揉了揉发胀的脑门,深吸一口气,安抚的拍拍懵懂无知的儿子。

缓缓跨步出去,居高临下,气沉丹田:“霍乱朝纲的,是你们!”

“外敌未入,内乱自起,你们做出这个样子,分明是见不得哀家。”

“哀家一介妇人,迫不得已垂帘听政,诸位大臣,有何不满”

群臣鸦雀无声。

说到底也没有什么不满,太后娘娘并未以权谋私。

周家上下无人鸡犬升天,周大人并未受到重用,依旧在文渊馆修书。

周家几个旁支犯事的子孙被处以极刑。

太后娘娘已足够铁面无私。

朝中重大的决策,娘娘也广开言路,听大臣意见,对内十分的节俭,从不奢靡。

那一群人嗡声嗡气:“还请太后娘娘收回成命。”

收回什么成命

周太后看着那些人义正辞严的模样,仿佛全天下他最忠心耿耿,只觉得他们不去唱戏当角儿实在可惜。

太后冷笑:“那哀家是不是再找几个顾命大臣,从此便安守宫苑之中”

大臣们沉默了,这样最好不过。

王子腾很愿意肝脑涂地,当这个顾命大臣。

周太后垂睫冷笑:“你们是在威胁哀家”

复又擡起头:“你们当真以为,离了你们,朝廷便运转不得”

果然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翰林院那一群乌合之众用沉默,来表示无声的反抗。

周太后微微摆手:“罢了,诸位为国辛劳,明日不必上朝,户部会将银子送到府上,散朝。”

他们没有听错。

散朝。

一群翰林学士被禁卫军,半赶半扔逐出宫门。

当中有个别想触柱以死明志,马上就被人扣住捆起来。

死也死不成,绑成麻花的样子押解出宫,屈辱不堪。

翰林院如何会停摆

早已有人预备妥当,没有一丝犹豫,轻轻松松便接手了整个翰林院的工作。

读书识字,能写文章的又不只有那几个自命清高的进士老爷

潇湘居士林黛玉,系出名门,一家子都是从翰林苑走出来的。

主持一个小小的翰林院运作岂能难得住她

黛玉已经为这一日预备了很久。

听到翰林院似有不满,欲罢工威胁。

黛玉提前对一批识字的宫女进行训练。

故而整个翰林院运转如常,除了井井有条,便只剩井井有条。

大臣们也看明白,太傅大人一言不发,最有希望和太后枪声的朱谦大人,也选择沉默。

至于那位闷声不响的林大人,爱女如痴,此事少不得他推波助澜。

况且那翰林院交割的文书,却也挑不出多少错处。

女子做事心细年轻,手脚麻利,比起那些年岁良莠不齐的进士。

各项公文完成的甚至更为漂亮。

杀鸡儆猴,很多人都存着观望态度,纵使心中不满并不表露出来。

而今周太后势大,总有一日等她风光过后,自然有口诛笔伐之时。

朝廷对翰林院罢工的庶吉士,不许其入宫当值,却也没免职罢官,只剩人心惶惶。

义忠王府上,原先的翰林编修急得团团转不过半月的功夫,他的嘴上已经长了一层又一层的燎泡。

“王爷,这可如何是好!!”

“太后娘娘怎么敢!她怎么敢!”

太后怎么敢让一群女子,经手国家大事。

义忠王不置可否,仿佛看戏,他也确实看了一出好戏。

还好没给儿子娶玉儿这样的当媳妇,自家那小子,供不起这尊大佛。

义忠王哑然失笑:“不是本王说你……你和王大人,闹得未免也太过了……”

……

黛玉这几日都宿在宫中,每日兢兢业业核对所有文书,正是要紧关头,不能出丝毫纰漏。

贾迎春捧着一盏琉璃灯,独自一人轻轻推门进来。

“黛玉……”

“迎春姐姐”

“娘娘让我……来帮忙。”

太后娘娘宣听进宫的时候,贾迎春原以为和先前一样,进宫史记。

想不到太后娘娘都没见她一面,便命人将她带到翰林院。

这个地方迎春听过,却从没来过。

女子能进翰林院这种地方,放在几天之前。

贾迎春不敢想。

心中着实有几分紧张。

黛玉不适在文书上画几个圈,仿佛她早就属于这个地方。

旁边的小宫女也正专心整理书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