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倒戈(1/2)
第40章倒戈
第40章
面对眼前一片乱局,忠顺王整个人已经傻了眼,但甄太妃还没有轻易服软:
“穆钟!你如今面对的可是当朝太妃与亲王,本宫劝你还是客气一点,莫要因为自己一时鲁莽,祸及全家!”
穆钟微微笑了笑,他自来生性沉稳,不茍言笑,今日却实实在在是被甄太妃逗笑了。
“甄太妃实在有些杞人忧天了,臣是锦衣卫,不是羽林军,更不负责护卫陛下,臣如今能在宫中持刀行走,自然是因为奉了圣命了。”
“太妃方才劝臣的话,臣现在倒是可以拿来劝劝太妃和王爷,上皇陛下如今已经下了旨意缉拿二位到案,二位还是不要挣扎得好,毕竟锦衣卫拿人向来是有不服者,就地正法的,真到那个时候,您别嫌锦衣卫公事公办。”
甄太妃和忠顺王对视一眼,双方的脸上都有不小的诧异,忠顺王颤声道:
“你说,是上皇他老人家下旨缉拿本王与太妃?”
穆钟坦然点头:“若非有圣旨在手,难道臣敢在宫里假传圣旨吗?以臣的身份,又何必要行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甄太妃深吸一口气,还想撑着自己太妃的体面,穆钟此刻却不打算给她机会,直接一挥手:
“上皇陛下还在御书房等着呢,还不动手!”
眼看着锦衣卫当真过来拿人,忠顺王和甄太妃这才意识到事情的确不妙,忠顺王厉声呵斥道:
“穆钟,你当真以为没人看得出你假传圣旨?你手里的南镇抚司掌管的明明是本卫纪律,就算陛下真的要提审本王与太妃,也应该是掌管北镇抚司的赵渊大人前来提人,你穆钟凭什么越俎代庖!”
穆钟又笑了两声,笑意却未答眼底。
“王爷莫非是同卑职说笑吧?陛下之所以前来捉拿二位,就是因为拿到了二位与赵渊那逆贼勾结造反的证据,王爷居然还想要那逆贼来拘捕您?”
“实话说与您吧,您现在还能留着命见陛下,还是看在您是当朝亲王的份上。”
“若是您非要逆贼赵渊前来拘捕,卑职也就只好送您下黄泉去找他了!”
忠顺王又惊又惧,震怒地看着穆钟,却发现穆钟不仅面无惧色,还真的下令锦衣卫继续拘捕他和甄太妃:“赶紧动手,莫教上皇陛下久等!”
还不等二人回神,锦衣卫已经上前将二人拎在手里,直接拖出了延寿宫!
一路上,忠顺王和甄太妃这下可真是吓了个魂不附体,按他们的计划,赵渊不是会抓了那个送信的宫女,助他们脱身的吗?这怎么才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就听到了赵渊的死讯?
直到被拖进颐和宫扔在地上,忠顺王才算彻底回过神来,下意识地擡头去看上皇,却与上皇身边的薛宝钗打了个照面,顿时如遭雷击:
“你、你——”
薛宝钗微微一笑,眸光中划过一丝冷然。
天底下长了脑子的又不是只有甄太妃和忠顺王,他们母子俩可以为了脱身,要她薛宝钗的性命,她薛宝钗难道就不能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将这母子俩卖了?
要让她甘心为人作嫁,绝不可能!
先前自延寿宫离开之后,宝钗便仔细观察了信件的封口,大概是因为手边没有浆糊,一时又懒得调胶和青泥,所以甄太妃是以蜡封封住了帛书外面的信封。
大概在甄太妃眼里,会进宫做低等宫女的,家里怕是连灯油都买不起,更别提见过蜡封了。
可偏偏薛宝钗不仅见过蜡封,而且还很长于书信封装。
毕竟,薛姨妈青年守寡,而兄长薛蟠又实在不长于文章,于是薛家与各处的书信往来,都是宝钗亲自经手的。
区区蜡封,宝钗有自信将其拆开之后再重新封装,还能保证信件保持原样。
自然,她也看到了甄太妃写的两封信。
按宝钗的想法,甄太妃既然先问了她认不认识字,又在认为她不识字的情况下将信件交给了她,那就代表,甄太妃不想让她知道信里写的是什么。
如果甄太妃先前没有提到她抗旨进入延寿宫这件事,或许宝钗还不会这么提防甄太妃,但知道自己已经抗旨之后,宝钗的心思顿时活泛起来了。
皇上的雷霆之怒,对天下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宝钗已经很清楚了,连从前的薛家都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儿,何况她如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低等宫女呢?
而且,在她进入延寿宫的时候,并没有任何人阻拦过她,简直就像是等着她自投罗网一般。
宝钗的心里已经起了疑心,又见甄太妃并不全然信任她,她当然也不会全然忠于忠顺王和甄太妃。
拆开信件,原本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但当看到里面的内容之后,宝钗瞬间便敲定了主意。
宝钗当然不认得甄太妃的字迹,但这根本不耽误她看懂信上写了什么。
既然甄太妃要拿她的命换脱身,那就别怪她先拿甄太妃的命换自己的富贵了!
宝钗二话不说,直接将甄太妃的第二封交代赵渊贼喊捉贼的信烧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