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如果江鱼爱豆米 > 25

25(1/2)

目录

25

半个月后的周测,一中按照惯例当天评讲完试卷,一天内出成绩,两天内放年级大榜。

优秀学生代表一栏中右下角,窦米的一寸照片再次不翼而飞。

第一次郝红玉以为是哪位同学恶搞,接连两次,事不过三,引起老师重视。班会上她特意说了此事:“前一段时间光荣榜角的摄像头坏了,没找出是谁干的,现在已经修好,劝诫恶作剧的人适可而止。”

白熙下课叫住窦米,担心问:“不会是……是,上次技,技校……”

他“技”了半天,窦米就知道要说什么,接道:“不可能。”

白熙:“那你,小小小……”

窦米拍拍他肩膀:“我会小心,没事的。”

“谢……”

窦米说:“不用谢我,上次就举手之劳而已~”

往后一段时日,轮到窦米值日擦黑板,坐在前排的白熙抢先帮她,大扫除刚准备去拿扫帚,白熙已经提前帮她打扫干净清洁区回来了,包括体育课器材有限,白熙不知什么时候去借的篮球,一直藏在桌子底下,看见她就塞到她怀里:“给。”

这弄得窦米都不好意思了,“班长,不用帮我那么多的,最近谢谢你啦。”

白熙点头,再点头:“举,举手,之劳。”

排名榜上少了窦米的照片,体育课她补拍回来,“打断一下,用大家一分钟时间,我知道我最近挺出名,好像有人很珍藏我的照片。刚好我这多出几张,你来我桌上拿省的去破坏排名表了不是吗?”

行得正坐得端无须屈尊畏谗言。

小时候窦永明常教育她的。

身正不怕影子斜,窦米走下讲台,没注意第一排的乔雪面如菜色,她把手伸进桌子里摸出两张红底照片,看了眼四周无人,把东西装兜里往楼下走。

她走路极快,分神想着事情,匆匆把两张照片扔到操场边的垃圾箱就走。

陆一卿打完球,手里拿着俩喝空的矿泉水瓶,远远看见:“乔雪?”

乔雪浑然不知。

男生抱着球站在后面,朝垃圾箱里望了一眼。

下午第一节是语文课,教语文的老师叫“王隅”,“隅”是角落的意思。

还有人的名字是这种寓意,窦米也是头一次见。她索性暗里爱称“王角落”,既好记又通俗易懂。

王角落招牌动作是推眼镜,窦米无聊统计过,一节课五十分钟她推了三十九次眼镜。

这次她又闲得发慌,懒得听古文便再统计一次,看能否破纪录。

在第三十八次的时候,王角落终于发现了,坐在最后一排挨着卫生工具的某个以前一上课就躲在书后打盹的女生,破天荒的连着两节课两眼瞪得如铜铃,坐姿笔直如电线杆。

而这一切,在她踏入教室门的一秒钟,那位同学就已经精神抖擞地静候上课铃了。

这是突然开窍了?

王角落自豪地想,看来是她近来的新套教学方式深得这位窦米的心,成功拉来一个重对语文热爱的同学。

王角落无比欣慰,推了第四十次眼镜。

欸!破纪录了!

窦米挺直腰,来了兴致,结果下一秒——

王角落换着PPT:“那就窦米你回答一下问题吧。”

窦米叫苦不叠,经谭丛提示后才手忙脚乱找到某一篇阅读理解。

考题是传统问法,表达作者什么情感。

文章摘自国内某小有名气的作者自传,讲述她十五岁考上燕大,来到燕大图书馆时复杂的内心自白。

窦米全程愁眉苦脸,答案是浩如烟海学海无涯、现实与虚拟间的缥缈,以及作者在面对庞大知识体系的无措与钦佩。

但窦米真心读不懂这种隐晦的文章,无法跟作者共鸣。

她在字里行间中只得出了俩字——伤感。

但不知源于什么,她仔细想了好一会,才冒出个答案,她自己都觉得荒谬可笑,偏王角落满眼鼓励期待。

窦米狐疑:“因为作者想家?”

从她张口吐出这六个字组成的疑问句时,就亲眼目睹一位信心满满的老教师眼里那点希望之光啪地,灭了。

王角落难以置信:“因为作者想家?!”

你问我吗?

我怎么知道她想不想家。

但她十五岁就为了梦想背起行囊远离家乡,会想家很正常。

教室里响起如雷的笑声,窦米受到全班同学回头的注目礼,打断了她脑子里蹦出的一连串自我感觉良好的推理。

王角落失望透顶。

窦米决心再补救一下:“我觉得作者小小年纪一个人来到陌生城市,谁上大学第一天都会想家吧,更何况她的年纪比周围人小很多,说不定她想她妈妈,如果她有个关系很好的邻居,那不就更想家了吗。”

王角落看出来她是真不懂这种意识流,这孩子是用尽毕生对语文的感知得出字面上浅薄错误的结论,总不能浇灭学生上进心吧。

她笑了笑,既然都跑题到太平洋了,那就接着聊聊:“那看来窦米同学平时很恋家,移情作物,移情于人,也称作‘宇宙的人情化。’”

窦米更懵圈了,就听见王角落最后问:“那你三年后上大学,是更想念家人还是和你关系很好的邻居?”

边上的谭丛和前面的陆一卿知道内幕,偷着笑,“那指定是她喜欢的邻居啊。”

郝妈咪窦永明和江彧对她来说同等重要。

上大学遇上假期她可以回家,但要是跟江彧没考上同一所学校,万一一个在本地,一个出省。天南海北都有可能,一年半载见不到面。

窦米心里泛酸涩,“我跟我邻居一起考燕大。”

这节语文课后,窦米不仅给王角落留有深刻的印象,还一句话一战成名。

都知道她的邻居是江彧,江彧也凭空多了条fg——跟窦米考燕大。

这篇普普通通的高考阅读理解很快在年级里传开,传到江彧耳朵里,他忍俊不禁:“窦米,你怎么想的?”

“眼睛看了两遍后用脑子想的。”窦米毫无感情,口调干瘪道。

乔雪路过身边,冷笑:“窦米,你还挺可爱。”

你还挺会讽刺人。

窦米不开心撇开脑袋。

乔雪没话找话跟江彧聊天:“上次你去买的什么书,好看吗?”

江彧:“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还没看完。”

顷刻,乔雪说:“我也看过这本,还有他的《静静的顿河》也不错。”

江彧不声不吭,轻淡无波看她一眼。

乔雪被看的发毛:“怎么了?”

“《静静的顿河》是二十世纪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写的。”

乔雪无地自容,困窘地说:“抱歉,我搞混了。”

窦米不怀好意地哗笑:“你没看过吧。”

乔雪一点都不矫情承认:“是没看过,那江彧你看完那本能借我吗?”

江彧:“我不借别人书。”

连续两次下不来台,窦米捂嘴笑着。

乔胜男,你也有不称心的今天!

“窦米,你是不是看书的时候又吃东西了?”江彧拉着脸,“你爱惜点我的书。”

窦米举起爪:“我没有。”她略一迟疑,小心谨慎道:“其是拿来盖泡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