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我在清初的那些年[清穿] > 036

036(1/2)

目录

036

三月,皇太极外出南巡。

这次他带的是萨哈廉,还有胡湘湘。

在胡湘湘看来,在女真人里面,能和皇太极有真正共鸣的只有萨哈廉。

两个人都有大局观,知道现在大金进入辽东汉人地界,就应该尽快转变执政态度。天聪初年他们俩就一致认同把大量汉人努力恢复“民户”身份,决定把汉人放在首要的位置。这不在出城之后一路看下来就发现了许多汉人。

皇太极看萨哈廉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便问:“想说什么就说,这里没别人。”

萨哈廉抱拳:“大汗,虽然您在天聪初年就告诫我们这些大臣,让我们对归附的汉人恩养之,还说从今往后女真、蒙古、汉人要在政治上、经济上都是同等位置。”

皇太极听着慢慢点头,并没有打断他。

萨哈廉:“这么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那些害怕我们的汉官和汉人安心一点,但是女真和汉人还是很难在地位上做到平等的。口头上的号召并没有真正落实到百姓身上,长此以往下去,我怕迟早会有人受不了。”

皇太极没说话,他似乎想到了一个人,那个人虽然皇太极想起来就牙痒痒,但是不得不说刘兴祚他们的确是被国内的环境逼走的。

他说:“继续说下去。”

萨哈廉:“大汗,现在归附的汉人越来越多,其中就不乏有优秀者,让他们成为奴隶实在是太浪费了,微臣认为应该大大改善汉人的社会地位,这样一来既能收拢人心,又可以稳定社会秩序。”

皇太极:“你是说用汉人管汉人?”

萨哈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们不应该故步自封,而是应该大胆尝试。”

皇太极看了胡湘湘一眼,好像在说这个主意怎么样?

胡湘湘当然是觉得不错。

萨哈廉见状就指着胡湘湘说:“胡先生知识渊博,像这样的人才就应该好好珍惜。八旗的贝勒台吉们平时就以打仗为主,在管理国家方面毫无经验,很多人都是随便乱来。恕臣多嘴,自从四大贝勒放权给我们这些小贝勒之后,八旗的内政被管理得乱七八糟,微臣实在看不过去,所以才提出这个建议,希望能从汉人群体中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来辅佐我们这些贝勒,建立成熟的内政机构,这样八旗才能一直延续下去。”

胡湘湘佩服萨哈廉广阔的胸怀,要知道他们这两位可是八旗女真人里面难得愿意和汉人和解的人。不仅能和解,还会化敌为友,实在是难得。

皇太极自然是不会拒绝,他们想到一块去了:“嗯,关于你这个问题,我倒是早有这想法。去年我就提出要效仿明朝推行科举,利用考试来选拔人才,只是当时因为太过匆忙,怕选拔达不到初衷。如今倒是可以重新把这档事拿出来说了。”然后皇太极看着胡湘湘,只是他了解胡湘湘,这考试只怕办再多次她也是不会参加的,罢了,留不留住人也不是只有这样的考试,反正她在身边就行。

萨哈廉:“嗯,可以先设置文馆,将那些会三种语言的能人集结在一起,优先翻译汉字书籍,这样就可以学习中原王朝的政治经验。大汗……”他像是想起来什么,但是看到还有第三个人在场,便是只好打住。

胡湘湘有些尴尬,因为她在身边,就打扰两个人聊天的兴致。

她有些抱歉,便是想起身出去骑马前行。

皇太极拦住她,对萨哈廉说:“不碍事,你说吧。”

萨哈廉得到肯定答复,就先是道歉:“胡先生,对于我刚才的事请不要放在心上。”

胡湘湘赶紧摇头,她觉得自己嘴好笨,这个时候也说不出什么高情商的话,便是只能真诚的对着萨哈廉抱拳,希望他能理解。

或许是为了打破气氛,皇太极:“萨哈廉,你是不是想说我们还在赫图阿拉的事?”

萨哈廉点头:“嗯,被大汗看出来了。”

赫图阿拉?

胡湘湘耳朵又竖了起来。

皇太极:“当时我们还是用的明朝年号,万历二十七年,我的老师额尔德尼在先汗的示意下创立了满文,接着就陆续翻译了不少汉人书籍。我那时年纪小,很喜欢看这些被其他阿哥称作是“闲书”的小册子。”

他娓娓道来,对于回忆,皇太极很沉浸。

萨哈廉很认真的倾听着,胡湘湘也是,他们都在等着皇太极继续说下去。

皇太极:“我最爱看的就是《三国演义》。说出来也不怕你们笑话,有时候为了看书,一晚上都不睡觉,点着珍贵的煤油灯看,后来被先汗责备后,非但没改,反而还跑到屋外借着月光去看。”

说到这里,胡湘湘瞬间就脑补出来小皇太极坐在院子里借月光看书的样子。

这么认真好学的小孩,谁会去责备,更不会去笑话呀!

萨哈廉不好意思的摸着头说:“反正我是不会笑话您,我自己后来也加入了您的队伍呢。”

一个小人变成了两个小人,哈哈哈哈,好可爱~

不过那个时候应该距离皇太极最开始看书已经过去了至少七八年吧,满文创立是1599年,萨哈廉出生是1604年,即使萨哈廉天赋异禀,那也得等萨哈廉到三岁能看懂字了才行。皇太极一个人在黑夜坚持了这么多年吗?

当然不,不然这家伙的眼睛早就瞎了。

皇太极笑着点头:“我那时看书就已经够被几个兄弟笑了,后来萨哈廉一来找我就是要我念书给他听。你当时才几岁来着?反正很小,我被你阿玛骂了好几顿,说我光会带坏小孩。”

萨哈廉:“如果阿玛没有记错,应该是在我一岁多不到两岁的时候。”

就像是唠家常,他们并不会觉得是什么糗事。

胡湘湘惊讶的看着这两人,他们果然是天赋异禀啊,从小就爱看书!

不过仔细想想,好像她小时候也是这样,没事就爱翻书,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得让家长一个字一个字的说给她听。

别说,还真挺像的……好吧,一个真读书一个假读书,勉强像吧。

皇太极发现她的笑意,便问:“君山,你也是这样吗?”

胡湘湘抱拳:“属下不才,读书的时间比你们晚多了,而且我那时候只觉得书本色彩鲜艳,并不是对里面的书籍内容感兴趣。”

皇太极发现了重点:“你看的书是彩色的?”

胡湘湘一想完了,不会露馅了吧?但这时候也没法找补,便是直言:“有绘图,可以方便像我们这样的小孩更好的理解文字。”

皇太极像是想到了什么,但是一时间又没有立刻说出来。

胡湘湘心跳得很快,生怕是被皇太极怀疑了,因为即使是明朝,这个时候也没有彩色喷绘吧?

幸好这时候萨哈廉及时的把话题拉了回来。

萨哈廉:“我觉得《三国演义》很值得借鉴参考,在战术上和用人上,我们都应该学习,而不应该把他归类为闲书杂书。不仅我们自己要看,还得要求其他人来看。”他似乎没有联想什么,估计刚才并没有听皇太极和胡湘湘的对话。

在萨哈廉看来以前他们的做法被其他人嫌弃鄙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有能力改变大金。

皇太极接话:“不仅三国,其他写得好的书籍都可以拿来翻译,在我们八旗的贝勒里传阅,时不时的开会讨论总结经验,心得。”

萨哈廉:“是的。”

两个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然后就齐齐看向胡湘湘,皇太极:“君山,你意下如何?”

胡湘湘还能说什么呀,当然是百分百支持啦,这样的举措谁反对谁就是傻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