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1/2)
076
三个人一边坐着吃饭,一边就聊起了最近的事。
当年在天聪元年的时候,朝鲜派遣使臣四人前往平山大金军中,同大金军结为兄弟之国,好换取大金在朝鲜退兵。大金要求朝鲜需要定期给大金国汗进献礼物;要像接待明朝使臣一样接待大金使臣;不能再进行修筑城墙,私底下操练兵马和大金为敌;大金俘获并已收编的朝鲜人若逃回国,朝鲜需要立即归还,不得藏匿;不得违背朝鲜国王的和明朝交往,不合大金交往的承诺,以上若有违背,朝鲜必将殃及自身,若无违背,两国将永远交好。
盟誓之后,朝鲜针对两点又派遣使臣过来:一个是逃人问题,朝鲜表示两国有人越境,都应该把人归还给对方。比如有人是在年初的那场战争中被俘虏到大金的,但他们因为思念家乡的亲人而逃回朝鲜,也是人之常情,朝鲜希望能保全自己的子民,不想再将之送还给大金。二是驻兵问题,大金朝鲜两国在盟誓后发现大金军仍然迟迟没有退兵,有些甚至还纵容大金士兵在朝鲜境内继续劫掠。大金方面对朝鲜的解释是,不撤兵不是怀疑朝鲜的诚意,只是担心大明这个时候会乘虚而入攻占义州。至于逃人回朝鲜,大金的意思是这些逃人都已经分给将士们了,若他们叛逃,将士们势必会追击导致盟誓失败。这样的回复看似是解释,其实更多的是对朝鲜的警告。
朝鲜迫于大金的军事实力不得不在每年进行春秋季的朝贡,后大金又多次向朝鲜提出要求朝鲜口岸开设互市,向大金提供粮食,日用品等物资。
天聪元年十一月,朝鲜使臣来大金表示开市的前提应该是财货丰富,朝鲜刚经历战争,不足以支持开市。但大金方表示两国是兄弟国,不开市不合适,况且只有平安,黄海两地残被摧残,其他地方还是可以运转的。还有就是朝鲜已经持续七年给毛文龙提供粮饷,却拒绝和大金开市,已经让大金很不满意了。
天聪二年三月,双方又对开市问题进行了交涉,朝鲜方面表示他们自身也出现了粮食短缺,但仍然愿意提供三千石米,且可以保证开市要求。自此,大金撤出驻守在朝鲜的军队,并且归还了朝鲜俘虏,两国关系稍有缓和。
天聪五年,朝鲜使臣给大金进献春季贡品,但此次贡品明显减少,因此大金并没有收下所贡之物,但还是按照惯例赐予朝鲜使臣赏赐。收到赏赐之后,朝鲜使臣不敢接受,后在言语上惹怒了大金,遂将这名使臣之子和同行的另一名使臣扣留,并致书朝鲜,质问他们将贡品减少是否是有偏向明朝之意之后又将天聪三年到天聪四年之间第一次成功入关做为自己的军事实力对朝鲜实行恐吓威胁,警告朝鲜不要一味偏袒大明。表面上是因为贡品的事,其实是想敲打朝鲜,巩固大金和朝鲜的关系。
同年五月,大金再次责问朝鲜为什么接济刘兴治及其弟兄,是否是助兵明朝。在不断的警告中,逼迫朝鲜倒向大金。
天聪六年,朝鲜使臣进献元旦贡品,但依然数量不足,大金再次因为物品不足对朝鲜责问。九月,再次不足。天聪七年,再次不足。
皇太极:“现在是一年不如一年,别说是这次春季的贡品,就是去年秋季的也是差强人意。”
胡湘湘皱眉,她在思考该怎么回。
皇太极见状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里就我们几个。”
哲哲也看着胡湘湘,示意她说真话。
可是这真话也不是那么好说的,谁都知道真话有用,但又有几个愿意真的听呢
思来想去胡湘湘便放下碗筷抱拳说:“大汗,福晋,之前属下也和朝鲜使臣有过接洽,他们那边的解释是朝鲜那边比我们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而且近十几年一直受到重创,再加上我们把进贡的数量提到了之前的十倍,不光是春季,还有秋季,这让朝鲜方面实难承受。”
说出这句话胡湘湘就知道自己犯了大忌,那就是老板不是让你提出问题的,而是让你解决问题的!这世道哪个不惨,要是卖惨有用的话,哪里还会有这么多战争干脆都去当圣母玛利亚拯救全世界算了!再说你想让皇太极有同情心,那谁来同情他们大金的子民呢要知道朝鲜是一心向着大明,几百年间可是仗着明朝没少欺负他们这些女真部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所以胡湘湘接下来说:“属下和其他贝勒商量,大金本意还是希望能和朝鲜一直保持友好的往来,贡品也是因为之前朝鲜帮助明朝侵犯大金,又帮助毛文龙藏匿大金逃人,并且给予毛文龙持续几年的粮草供应。既然朝鲜一时之间无法提供大金所需的贡品,那就让朝鲜在帮助大金一起征讨大明,让他正式站队。”
皇太极就是想要朝鲜彻底向着自己,这么说的话完全是顺着皇太极的意思来的。
果然他笑了,对胡湘湘说:“君山,你让他们主动进攻大明怕不是比登天还难。当初倭寇侵占朝鲜,李如松带兵击败日本,朝鲜视他们如再生父母。他们虽然是我们的手下败将,可私底下是打心眼里看不起我们。”
胡湘湘心想这话是不假,朝鲜国内大多都是支持明朝的,所以贡品这事吧还真不能单纯把他看做是物资短缺问题。
胡湘湘:“那这就不是大金要考虑的问题了,总之无论他们同意哪一个,都不会是大金的损失。”
皇太极点头:“君山,你果然是深得我意。”
一旁的哲哲见事情已经解决,便招呼着:“大汗,君山,菜都凉了,还是快点吃吧。”
皇太极也挑眉说:“君山,动筷子,别愣着了。”
胡湘湘便拿起筷子,也没多想的就夹了一块肉。
哲哲不由得感叹:“君山,我记得你以前刚来这里的时候,好像都不怎么吃肉。”
胡湘湘一愣,是啊。
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爱吃肉的,这些年跟着皇太极和哲哲吃着吃着适应了他们的口味。
哲哲又说:“大汗以前爱吃肉,这些年也开始吃一些蔬菜了。你们俩的口味互换了吗”
皇太极似乎也有些诧异,他说:“你不说我都没发现,要知道我从小就爱吃肉,顿顿基本离不开肉。没想到这些年竟然也爱上了吃素”
哲哲:“说起来我的习惯也变了许多。”
皇太极:“哲哲,我这个是自然而然的想吃就吃,你也是从小以吃肉为主,可不要因为我特意强逼着自己去改变。”
哲哲:“大汗,没有的,我吃得很开心。”
皇太极:“那就好。”
看着他们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的,胡湘湘拿着筷子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反正插不进话,算了,还是老实吃饭吧
她看着碗里的一块肉,竟发现这味道也好像没那么难吃的
……
第二天,哲哲来找布木布泰。她说:“你把心放肚子里吧,人不走了。”
布木布泰惊喜的说:“是吗姑姑。”
哲哲无奈的说:“是啊,昨天他和大汗在吃饭的时候聊了许多,其中就提到了有关寺庙的事。哪是他要搬出去住啊,分明是大汗让他在城内做事。以后你就别听风就是雨了,害得我也提心吊胆的。”
哲哲昨天生怕胡君山真要离开。因为她是知道胡君山对于皇太极有多重要。要真是离开,后来皇太极再查出是和她们后院有关系,那哲哲该怎么交代哲哲的态度是不管别人怎么样,只要不影响到自己就成。这一点,她现在想得很清楚。
布木布泰很高兴。
但哲哲没让她高兴太久,就说:“最近你也上点心。”
布木布泰不解的看着她:“姑姑”
哲哲:“你现在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这话够明显了吧
要侍寝了。
以前哲哲还会费尽心思的劝说布木布泰,现在已经无需多言。
布木布泰点头:“我知道。”
不过哲哲还是忍不住叹气,她说:“姑姑是太不近人情了,一次又一次的逼你。”
布木布泰拼命摇头:“姑姑,您别这么说。”
哲哲:“明知道这样不对,你的心也不在大汗身上,可姑姑还是这么逼你。布木布泰,我不介意你恨我。”
布木布泰:“姑姑,布木布泰从没有这么想。我知道您是对我好,也是为了整个科尔沁着想。”
哲哲握住布木布泰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大汗对我们不错,在任何方面都没有亏待我们,可他也不能护我们一辈子,你应该知道我的意思。”
无论如何,还是得要一个男孩。
布木布泰:“嗯,姑姑,我知道。”
哲哲:“抓紧点,现在还有个东宫福晋,大汗也不会忽略她的。就看你们俩谁先生下嫡子了。”
……
几个月后,胡湘湘从汗王宫里出来,就碰到了提着大包小包要去找布木布泰的塔尔玛。
胡湘湘抱拳:“格格。”
塔尔玛:“君山好,我先不跟你聊了,我得去找西宫福晋。”
现在布木布泰怀孕了,塔尔玛自然是比谁都积极。
胡湘湘再次行礼:“是。”
说完塔尔玛就跑了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