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回1970年(2/2)
“那原来的那个女孩去哪了?再说了,我跟她不一样,要是被人发现了怎么办?这样吧,我和她见一面行吗?”
徐瑾桃想跟那个女孩谈谈,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您的权限不够,无法进行询问与您无关的事情。系统会进行调整,你的变化没有人能发现。】
最后的希望也断了,徐瑾桃无力道,“……我接受。”
【好的,您已接受。稍后您会接受徐瑾桃所有的记忆。】
…………
徐瑾桃捂着脑袋,不肯接受想起的事。
“肯定是做梦,做梦……”
可是光说这双满是茧子,粗糙的手,她就知道昨天晚上的梦是真的了。
准确来说,应该是她死后看到的场景。
徐瑾桃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早知道这是真的,她就应该仔仔细细地问清楚。
在那个奇怪的地方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那么轻易地相信了那个古怪的系统的话。
现在是说什么也晚了。
徐瑾桃看着旁边的衣服,心里涌起一阵心酸。
就算她小时候在老家的日子,也没有穿过这么破旧的衣服。
灰白色的衣服,已经洗的发白,好像一扯就能撕坏一样,还打了好几个补丁。
徐瑾杏觉得今天姐姐跟傻了一样,呆呆地坐在那里半晌,不知道在嘟囔什么,看起来很伤心。
她有些担心,可别生病了,奶奶不会给钱看病的,只能挨过去。
她伸手摸了摸徐瑾桃的额头,温温的,不像是发烧的样子。
徐瑾杏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摇摇头,转身去把妹妹徐瑾苹喊醒。
“死丫头,怎么还没出来?!整天吃的不少,干活的时候偷奸耍滑,再不出来今天早上也别吃了……”
听到外面阮翠莲的叫骂声,徐瑾桃条件发射般迅速穿好衣服,打开门走了出去。
徐瑾桃一边懊恼一边进了厨房,就见一个身材矮小瘦削的老太太坐在一把小椅子上烧火,这就是徐瑾桃的奶奶。
头发黑白参半,眼睛狭长又小,因常年板着脸,眉间纹和法令纹深深地刻在她的脸上,看起来刻薄又不好相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除了她的小儿子和小女儿不这样觉得。
“在那杵着跟个木头似的,怎么,还得我请你?你那张嘴是缝上了吗,一天也蹦不出几句话,要不也别吃饭了,也省粮食。”
之所以阮翠莲强调让她别吃饭,是因为昨天徐建红刚拿走学费和生活费。
不光拿走了钱,徐建红还抱怨在学校吃不饱,哭得那叫一个伤心。
阮翠莲心疼老姑娘,一狠心,就偷偷给她做了十几个掺了细面的馒头带着。
徐建红上高中,学校有三十斤的粮食供应,足够她吃的了。
可她馋嘴,又羡慕她县城的同学有细粮吃,为了装面子,这才撒谎吃不饱。
结果阮翠莲做馒头的时候让几个早起的儿媳妇发现了,家里有十几口人,家里的男人不说什么,媳妇们可不愿意吃哑巴亏。
徐瑾桃她娘只生了三个丫头,在家里只有被支使的份,没有发言权。
她大伯娘柳红英和三婶崔霞可不忍气吞声。
那可是细面,只有过年的时候阮翠莲才舍得拿出来包饺子的!
结果一口气给她闺女拿了小一半。
凭啥呀?!
柳红英性子直爽,脾气急,当时就在院子里闹了起来。
“小姑子读了初中,读高中,我闺女想读个初中娘你都不愿意。这也算了,谁叫她娘没本事,供不起她。可娘你也不能太偏心了。”
“小姑子读了这么多年书,就没干过一天活,凭啥钱给建红拿着,细面也给拿着,家里孩子还没吃过几回呢,她都拿走了,家里喝西北风呀……”哭的眼泪鼻涕一大把,嗓子都喊哑了。
柳红英是真的心疼,这么多年婆婆偏心不是一回两回了。
她细数着这些年婆婆做的事,只觉得心中的委屈像是生了芽长了根,声音越擡越高。
没过一会,引得邻居都爬墙头上看热闹。
隔壁就是徐振宏弟弟家,他媳妇李翠花在以前没分家的时候就和阮翠莲不对付。
听到柳红英在地上哭,饭都没吃完,就趴在墙头上等着看阮翠莲的笑话。
阮翠莲气个仰倒,却堵不住她的嘴。
这年头,家里都穷,女孩最多读个小学就不上了,帮家里干活。
徐建红在学校里过惯了不用干活的日子,既不想干活,也不想晒得又黑又丑,这样男同学不愿搭理她。
于是每次在家她都给阮翠莲撒娇糊弄过去。
家里嫂子心里有气,但碍于阮翠莲的霸道,只能私底下跟丈夫抱怨两声。
这回让柳红英给全秃噜出去,阮翠莲顿时觉得老脸挂不住。
她闺女以后还得嫁人呢,要是落下个又懒又馋的名声,以后怎么找个好人家!
家里男人早起干活去了,老大徐建国不在,剩下两儿媳妇中看不中用,拉不住柳红英。
眼看着儿媳妇越说越离谱,阮翠莲紧绷着脸,眼睛恶狠狠盯着柳红英,声音急促僵硬,打断她的话,
“老大媳妇,你别哭了,这回是我不对,想着建红在学校读书辛苦,我才给她掺了点细粮。以后不了。”
转头又想起女儿的话,她心里踏实下来。
她吊着眼皮,掐着腰撇嘴嘲讽道:
“不过建国媳妇,就一口吃的,建红在学校读书用功,成绩好,等毕业了在城里找到工作,到时候等她挣钱了,一个月挣的都比你一年多。”
“建红老实,走之前还说她嫂子在家辛苦,供着她读书,等她有了工作就给她嫂子买布做新衣服呢!”
柳红英心里一阵冷笑,徐建红给她做新衣服,那她还不如做梦呢。
就算以后小姑子真有了工作,就小姑子傲的那样,她也沾不上光!
不过柳红英也不想让外人看了笑话,到时候还是她受罪,她见好就收。
有了这一回,婆婆也不敢再给小姑子多拿东西。
两个妯娌拉她起来,她擦擦眼泪,就坡下驴,干活去了。
柳红英心眼实,就是想让婆婆不要把好东西都填给小姑子,崔霞的心思可比两个嫂子心思多。
这事可不能就这么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