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林如海咸鱼摆烂日常[红楼] > 第一百四十九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1/2)

目录

第一百四十九章

今日的天气不好,天上一片灰蒙蒙,阴沉沉的压的人喘不过气,像是要落雨。

黛玉懒懒的歪在床上,百无聊赖把山海经看到小人国那一节。

这一卷书上的插图画的的过于粗糙,反而生出几分怪异。

外面青鸾传话。黛玉不好不答,毕竟是王府上的妈妈。

她只得起身,先让青鸾进来整理一下裙摆和发髻,方才见人。

黛玉去一中王府几回都见过几次,都见过这位嬷嬷,算得上是一中王府管事一把好手。

她穿着一个麻布坎肩,身上的衣裳是藏青色,头上两只素面银簪子,并两朵白花,十分朴素。

进到屋中,嬷嬷头也不擡,垂首将姿态放得极低,温声问道:

“王爷听说姑娘病了,特意遣老奴来探望,不知姑娘身子如何可请了太医”

黛玉也依着日常招待的礼节,用先前编好的借口:“偶感风寒,无甚大碍,还请嬷嬷回去向王爷禀明,多谢王爷挂心。”

那嬷嬷听了微微点头,开口却说是的另一件事:“王爷说真阳观那个地方,近来不可去,让姑娘不要放在心上。”

黛玉眉峰一凛,王爷府上的人果然不是单纯来探病。

提醒黛玉不要去真阳观才是真。

黛玉想到那日在门后轻扣门环的人,指不定就是王府奴仆。

没准早已把消息传到了义忠王耳中去,所以才会有王爷如此提醒自己。

还好是义忠王爷。

黛玉心底松了一口气。

黛玉微微颔首,王府的独苗出现在观中,着实蹊跷,她多问了一句:

“你们家公子,为何会在真阳观清修”

嬷嬷依旧垂着手,如实答道:“我们家大爷心善,见家中姊妹皆养不大,自请去观中清修祈福,要呆足百日,不可见人。”

想到贾瑚也是被弄去祈福,黛玉心底好没意思:“原来如此。”

这两人本就不熟,没有什么可以寒暄,默嬷嬷的话传到,不想多言:“姑娘既是无碍,老奴先行告退。”

黛玉客客气气地将人送了出去:“嬷嬷慢走。”

再回屋内,青鸾问她可要继续躺一躺,黛玉摆了摆手。

当下那一卷山海经也看不下去,心中乱糟糟的,枯坐在屋里,等着家长们回来。

今日贾敏他们回的却比往常要晚。

“母亲今日回来得比往常更晚。”

贾敏接过青鸾递来的热帕子,擦擦手,又按了按酸痛的膝盖:

“今日是十五,日子不同,做大法事。等到下月初一……初三,我们就可归家了。”

这样的日子总算是要到头了!

然后再没有什么风波,日子平淡极了,贾迎春再没见过先前悄悄递话的小公公。

只有皇后娘娘,把几个一起来的姑娘绕请过去说过几回话。

尤其是对于准媳妇迎春,皇后娘娘见过,见他沉稳安静,姑且还算满意。

偶尔出言提点。倒也不见有多少苛责之意,只是每每去过皇后那边,黛玉和迎春姐妹,二人都觉得身心俱疲。

七七四十九日过去,天气越发转凉,才来的时候树叶还有几分绿意,而今已全部染上黄霜。

这次归家黛玉和迎春姐妹共乘一辆马车,崔氏和贾敏共乘一车。从那落脚的园子里出来,马车略微走得有些乱,一时间停住了。

三公主的马车正好就在前面,便要他们二人过去叙话。

公主早已出瞧来,这两姐妹是有意避开。

“你们二人,为何不愿再去真阳观,你们可知……罢了,不去也罢。”

公主话说得一般,模棱两可。

同行的大宫女不知为何,唤了一声:“公主……”

主仆间有几分眼神的交换,似乎是在提醒公主不要失言。

公主顿了顿,叹了口气看着远处那匹白马的鬃毛,又扫了一眼迎春,眸子里是淡淡的怜悯:

“今后你也要嫁入皇家,若是得空,只管往我府上来。”

大约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公主也没有为难,让大宫女将二人送回去。

大宫女送了一程,见气氛不佳,没话找话:“驸马爷自去年年初病过一回,身子不妥,公主去真阳观为驸马祈福。”

迎春回到马车上,自嘲道:“想来我也应该多多祈福。”

没准嫁过去就做了寡妇

迎春早已看淡了,左右躲不过去。

黛玉道:“那些事情,岂是祈福就能好的,我家中有许多医术,姐姐只管去我书房里挑。”

听说那位皇家出生的表姐夫,身子历来不好,倒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迎春捏捏黛玉的小脸:“多谢小玉儿,先前哥哥也留下不少,我还没念完。”

入了秋,马上紧跟着就林璋和林珺的会试。

这兄弟二人读书历来是不用贾敏操太大的心。

进了国子监后,也颇得赞誉,先前冷先生,指点过许久,早已倾囊相授。

而今上场如何指开天意了,等入场那一日,黛玉和贾敏一路把二人送到二门。

黛玉冲二位兄长拱手:“预祝哥哥金榜题名。”

两兄弟也回身行礼:“母亲,我们这就去了……承蒙妹妹吉言。”

他们是轻松愉悦,没当个事儿的模样,实则要去那号间待上这么几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