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1/2)
第一百五十章
瞧着林珺这不着调的模样,真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黛玉此番是真的生气了:“懒得理你。”
黛玉扔下一句话拔腿就走,若不是都大了,真想给哥哥一拳。
黛玉如是想。
林如海冷眼瞧着老二,所谓得意忘形,从小到大用在林珺身上丝毫不为过。
可惜不是小时候,若是年岁还小,林如海多半会拎起一根荆条来揍他几下:“你可是近来闲得慌”
皮子痒了。
林珺感受到了父亲的威压,也知自己玩笑过头,其实迎春那件事情已成定局,他总不想妹妹每回提及,不免跟着哀戚一回,伤心无用。
林珺原本想逗一逗她,不想却是弄巧成拙,火上浇油,把妹妹惹恼了。
始作俑者慌忙抱头作揖:“我错了,父亲大人,我错了。”
话毕,林老二演了一出抱头鼠窜,巴巴赶紧追着妹妹过去,左一个揖,右一个揖给妹妹道歉,若是不把黛玉哄好,父亲那儿可就要真真够喝一壶了!
黛玉自来不和哥哥记仇,他们兄妹的日常就是拌拌嘴,一时恼了,一时马上就好了。
过得几日,林家老二出门,黛玉送哥哥下江南时还哭了一场。
林家老二一走,林家顿时消停打扮,黛玉也很少出门,只在家中完成先前文先生给自己布置的功课。
黛玉其实很想再去荣国府陪一陪迎春表姐,奈何那家中有贾宝玉,贾敏无论如何是不会让女儿去的。
天越来越凉,林璋顺风顺水下江南,传来信息,家中事情处置得七七八八,若是快点赶路,还能赶上今年过年。
贾敏在家中盯着丫鬟和嬷嬷们做针线上的事,预备明年的新衣裳。
荣国府那边忽然来人,瞧着似乎就有什么难处。
原来是为贾宝玉求药来。
贾敏作为姑母,早就听说宝玉自从那回被王夫人抓了现行后一直在生病,不曾见好。
每次问起都说只是小病,却一直拖到现在,贾敏也有些担心,那孩子就算有错,也贾敏也不愿见他当真闹出大病来。
贾敏问:“宝玉怎么了”
荣国府的嬷嬷道:“冬日里,受了凉,病了一场。”
好巧不巧,黛玉来了。
贾敏不想在女儿跟前谈论宝玉,连忙想个由头把黛玉支开:“昨儿外面裁缝铺子把帐幔送来,你去点一点可缺了,对一对账目。”
黛玉依着母亲吩咐,去库房清点哥哥成婚时要用的帐幔和桌帷。
见黛玉走掉,贾敏才继续和那嬷嬷说话。
嬷嬷知道姑奶奶忌讳什么,陪着笑说道:“二爷自从那件事就没好过,太医说被吓得落了疾,家里百年的人参一时短了,一时半刻买不到,才求到您这边来。”
按理说府上不该差这些物件,既然开口了,必定一时凑不开手,才会讨到林家跟前来。
贾敏不和母亲见外,转头吩咐管药品库房的媳妇:“从库房里找几根送去,用大点的。”
那嬷嬷得了人参,千恩万谢的走了,不多时贾母那边又送来好几匹料子,说是让贾敏娘儿俩裁衣裳穿。
晚间林如海回来,贾敏略和他提及几句,宝玉生病一事。
林如海前世见得多了,贾宝玉历来外强中干。
林如海想到前世宝玉因紫娟随口玩笑,黛玉要回扬州一事,闹得又痴又傻的样子。
林如海道:“前儿玉儿的大舅舅还问我认不认得什么江湖名医,想来是为着这件事。”
贾赦虽然和贾政不对付,好些时候待孩子比贾政靠谱。
宝玉先前也不是没装病躲懒过,林如海和贾敏都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最近日子不太好过的当属贾元春。
今日她才从荣国府回来,还没走到小院,原先牛家老爷的两个姨奶奶领着两个小丫头,蹬着门槛嗑瓜子,看见元春和抱琴过来,穿水红衣裳的姨奶奶阴阳怪气的道:
“哟,咱们家奶奶可是厉害,前儿赶人那么利索,肯定是家学渊源。”
另一个姨奶奶马上接口过去,也是一样阴阳怪气的调子:“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当老人家的话是白说的”
贾元春只当没听见,匆匆从那门前走过,隐隐约约还听见后面的人啐了一口。
贾元春嫁到伯爵府一直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的当着媳妇儿,前儿有个丫鬟不规矩偷到东西,还肖想着要爬床。
贾元春便寻得一个由头把她配人,那丫鬟是个家生子,一家子在府里也做了好些年的活,家中几个姨奶奶正愁没磨牙的事。
伯爵府上老奴婢都不是好对付的,一来二去就有了闲话。
抱琴气的脸上涨红,却还安慰元春:“奶奶,别和她们一般见识,他们仗着是姨奶奶,说话嘴上没把门,一会儿气坏了不值当。”
比这难听的话,先前宝玉才出事的时候贾元春就听过。
她已经麻木了,不痛不痒,真正让贾元春难受的才不是别人的几句闲言碎语。
贾元春抹了把泪:“我愁的岂止是这个,宝玉也不知好了没有……”
……
腊月近年关的时候有个诸事皆宜的好日子,北静王正好今日娶妻。
这是今年年尾京城最后一件大事,原本因为天凉,黛玉不想掺和,更不想出门,但听说七公主难得出宫,最后还是披上厚厚的狐裘,和母亲一道来贺喜。
小姐妹许久不见,自然有很多话要说,两人从诗词歌赋谈到家庭琐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