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类型 > 炮灰她不愿牺牲了呀(快穿) > 女郎不吃药-11(修)

女郎不吃药-11(修)(1/2)

目录

女郎不吃药-11(修)

可怜冯家老两口好不容易找到前儿媳的家,饭也没吃上一口,就被打发了。别看冯母昔日对儿媳颐指气使,但到了许城,看见贾家的豪门大宅和威武雄壮的门卫家丁,顿时没有了气焰,被人赶出门也不敢言语。

许嫂子倒是很有心地记下了贾府的位置后,搀扶着冯母一路问着去了冯文所在的私塾。

何秀才的私塾离贾府倒是不远,三条街的距离。

一路上冯氏夫妻忐忑不安,怎么就断了这么亲呢?难道不知道,有了这门亲,现在村里有多少人羡慕他们,说话捧着他们?就连前几年结了仇的张家去了一趟许城以后,也带着几个鸡蛋笑呵呵地上门道歉了。

还有家里的事情。昨日他们准备走的时候,大儿媳妇就过来了,话里话外都是在说孙子年龄不小了,她娘家的哥哥家的儿子早就进学了。言外之意是想着将儿子送到许城小儿媳这里来。老两口也是这么想的,反正小儿媳也没有子女,与其过继不认识的,还不如将好处给家里人。

老两口这次来先探探小儿媳口气,毕竟小儿媳今时不同往日了,他们不能立刻就将孙子送来。说到底,自家现在仰仗的是亲家母,不可能在亲家母眼皮子底下强塞。老两口此行本想说定此事的,谁料到怎么就生变了呢?

两人本以为将大孙子送来后,自己老两口以照顾孙子的名义就能住下来,顺便享受下剩下的日子。有丫环伺候,饭菜又好,在许城有老爷太太的派头,说出去也是极其有面子的。

昨晚老两口躺在床上憧憬得很好,以后呀,也能像亲家母一样,有丫鬟婆子随行侍候。这一辈子就算值当了。

唉,没想到贾茨竟然和儿子和离了。

现在没有了贾茨这个儿媳,贾家的富贵就与他们无关了。那小儿子能做什么呢?念书也不知道时候能出头?家里祖祖辈辈都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夫,就没有出过读书人。小儿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根本就不知道种田的辛苦,没有了贾茨这个儿媳帮衬,小儿子别说进学,就是连养活自己都难!

还是把小儿子惯得太任性了!原本没有了小儿媳供着小儿子,老大家哪里肯供着小儿子进学!小儿子想要进学,按照大儿媳的泼辣,不分家吵个天翻地覆!

看着前面老妻有些佝偻了的背,自己老两口不停不歇地种着田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冯父觉得家里哪里还有余力给小儿子铺路奔前程啊。

现在只有想着小儿子还没有蠢到家,丢了西瓜去捡芝麻。

冯文听到说他爹娘来找他的消息,不知道是什么心情。

他和何妙的亲事就快订下来了,此时爹娘过来岂不是让他犯难?首先第一个,就是住的问题。现在自己住的地方是和同窗一起赁的,总共也就两间屋子而已。总不能娶了何妙,还是赁一间屋子住吧?别说何夫子不同意,自己也没有银子赁房子了啊!

冯父两口并刘嫂子在私塾门口打听儿子的消息。

“婶娘,你是过来给冯大哥提亲的吗?”冯小花不知怎么的,转到了门前,碰到了冯家老两口。

“提亲?”冯母看了看儿子,疑惑。

“娘,你先到我那里住下,我再细细地给你说。”冯文拉着娘要走,怕同窗过来看笑话。

“冯大哥,是你带信回去让婶娘过来的吧?婶娘来得匆忙,还没有来得及找房子吧?可是你那里只有一间屋子怎么住?”冯小花对着冯文眨眼睛,示意冯文到一旁。

两人小声地说着话,冯文皱着眉头道:“何家怎么会让我爹娘住在他家?即便是另一处宅子也不可能吧?!”

冯小花得意道:“冯大哥,你先带婶娘他们暂到你处,我自有办法。”

冯家老两口跟着儿子,因为有许嫂在,不好问话。

金乌西坠时,冯小花来了,得意地拿着钥匙,带着几人到了柳林巷。一个四四方方的小院子,五间正房,房子里的家具齐全,待客的厅堂两侧各挂着清雅的四条屏。

桌椅上皆无灰尘,像是经常有人在打理。

冯母拿了一个白玉瓷瓶在手里爱不释手,三角眼在闪光:“小花,这个能值不少银子吧?上面的花可真好看。就这样放在这里,也没有人守在这里,也不怕被人偷去。”

冯小花“噗嗤”一声笑出来,“婶娘,这就是个赝品,不值钱的。顶多一二两银子就能买一个。”

冯母张开大嘴,“一二两银子也是不少了,就这么随意地摆放在这里。这家人很有富有吗?”

冯小花想了一下,何家与贾家是不能相比的,这个地方,不过就似贾府内的一个小院子而已,“何秀才自己开着私塾,比许城的许多普通人家是要殷实一些。”

冯父倒是想得多一些:“何秀才对每一个学生都这么好吗?”

冯小花掩口葫卢:“这怎么可能,如果对每个人都这样,何秀才的私塾就开不下去了。大伯,只有冯大哥才这么特别的。”

冯母一双眼睛轱辘转,什么特别?她想起刚遇到小花时说的提亲。

将儿子拉到一旁,悄悄地问道:“儿子,这是怎么回事?”

冯文低声道:“娘,这是夫子何秀才家空余的房子。何秀才,就是私塾里的夫子。”咳了一声道,“娘,你要是再不来,我也会回去给你说这件事情。”

冯母道:“你真的是休了贾茨,要另娶?你要娶的是何人?”

冯文即将迎娶心上人,心里是高兴的,“娘,士农工商,商家是最末等。贾家是商贾之家,最是让人看不起,我以后是要走仕途的。只有娶了何秀才的女儿,何秀才才愿意全力助我,不定下次我就能中秀才了。等我中了秀才,凭借岳父的那些举人同窗,我也能获益不少,以后不定还能中个举人。最少也能做个县令……”

可以说对自己的亲娘,冯文可是了然得很,知道怎么去哄骗她,不然家里也不会是他脱离了面朝黄土的日子。

果然,冯母脸上的犹豫之色没有了,取之的是满脸的欣喜,拉着冯文的手道:“儿啊,娘就知道,你是个出息的。”

冯文趁热打铁,道:“娘,要不你们今晚在这里好好歇着,明日准备一些,后日咱们就带媒人上门提亲。”见到他娘脸上的犹豫不决,继续道:“娘,你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眼巴巴地想娶何妙为妻。就说和我一起住的同窗,三不五时地就向何妙献殷勤。要不是何妙对我一心一意。娘,你和爹到许城来,就没有地儿住了……还遑论日后我的大好前途……”

冯母果然下定了决心,道:“好,儿啊,今晚我就和你爹商量。”

.

何母今日很是火大,要不是看在女儿的面子,她快压不住素来良好的教养,要掀桌子了。

“妙儿,你真想好了?你今日可是看清了冯文的母亲是什么样的人了,贪婪不说。娘为着你着想,让冯家白住在咱家的小院里也不说,还嫌弃厨娘做的饭菜不够好吃。第一次见面,在饭桌上就说咱家抠门,清淡无味,没有大肉,连她乡下都比不上。”素来涵养很好的何母,忍不住拍了桌子。

何秀才也劝道:“妙儿啊,他冯文在许城过的是什么日子,爹娘不清楚吗?前几年在你爹这里上了两年学,交不起束修回去了。后来也不过是借着他前妻才又回来。他这样忘恩负义,抛弃糟糠之妻,怕以后他遇到好的了,抛弃你。”

女儿柔弱娴静,夫妻俩甚是担忧未来的日子。

“娘,冯公子不是富贵后抛弃糟糠之妻。相反,是他前妻富贵以后,抛弃他的。趁着他酒醉的时候,哄骗他写下和离书,又逼迫他写了欠条。冯公子是清风雅乐之人,怎么会做下那等无良之事?”何妙说道。

“什么?他喝酒?”

“什么?有欠条?”

不得不说,何氏夫妻这么多年,许多事情上,关注点还是一致的。

何母道:“他欠下多少银两?”

何妙道:“听冯公子说,是五十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